“温州迎灯三月三,湗村抬猪十五六”,农历二月十六是湗村一年一度抢排殿猪的日子。
湗村抬排殿猪已有700余年的历史(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村民来说,农历二月十六这一天去看抢抬排殿猪是固定的节目。
“湗村是古名,就是现在的凤川、凤士、沙河3个村,按照习俗,现在抢抬排殿猪还是由3个村共同进行。”农历二月十五记者来到倪守财的家中,他便打开话匣子讲起了排殿猪的由来。
湗村有座山叫凤凰山,高不过百米,南宋著名学者陈傅良就出生在凤凰山下。在凤凰山脚,通过一个小巷口便能看到陈傅良墓。
凤凰山脚不远,有一座显应庙,这里就是抬排殿猪的地方。该庙建于明代,至今有七百余年历史,供奉的是当地一位南宋东瓯名士陈肃勉,即陈傅良的曾孙。
“排殿猪与陈肃勉有关,他的故事我们村里人人都知道。”倪守财说,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八九月间,帆游乡湗村(湗村古时属于帆游乡)一带闹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糟蹋农作物,当地农民束手无策,眼看着一季的收成将颗粒无归。这时,陈肃勉挺身而出,放言说:“鄙人愿以一斗米换一斗蝗虫。”在陈肃勉的鼓励和慷慨解囊下,村民们奋勇与蝗虫作斗争,既消灭了蝗虫,又度过了荒年,并且第二年还获得了丰收。村民非常感激。陈肃勉死后,乡人便奏请当朝要求表彰其功德。陈肃勉后来被皇帝封为“护国惠民显应崇道圣王”,后人在距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建筑“显应庙”,供奉陈肃勉,并且在他的生日(农历二月十五)当天,家家杀猪祭祀。一时众乡民供应的猪排满了殿宇。祭祀结束后的第二天,村民们虔诚地认为,这些祭祀过的猪带着圣王的福泽,能给大家带来福佑,就纷纷抢着将它们抬回家。年复一年,便成为抬“排殿猪”这一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显灵庙内的石柱上,至今还留有一副对联:“济粟宏功昭万古,收蝗大德著三都。”“三都”二字,足以见得当时陈肃勉的善举超出了湗村。什么叫“排殿”?用猪、羊等牲口,再加上果品、糕点、米食、寿桃等祭品,在殿里一排排地摆开,并把供奉的祭品祭具进行灵化,祭品悬红挂彩,打扮得整齐醒目,民间将这种祭祀仪式叫做“排殿”。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