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是日男家悬灯挂彩,焚香点烛,由执事先生书写“求允书”,媒人带着“敬请金诺”的红帖和聘礼送往女家。女方即回“慕允玉青”的绿帖。“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
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第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再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合礼后新娘站在床沿边“装新”,这时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解放后,《婚姻法》颁布,实行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结婚。旧时习俗大为减少,办理婚事一般比较节约。 1980年后,结婚大操大办,浪费严重,虽经宣传教育,但收效甚微。在婚姻上大做钱财文章,什么见面礼、允媒礼、追允礼、结婚礼、上下轿礼;还有每逢过年过节的四色礼等。加上盖新房、制家具、请宾客、摆阔气,媳妇进门,少则数千元,多则超万元。特别是农村为娶儿媳妇,使经济负担过重,给生活带来困难。
旧时境内还有一些特殊婚姻形式。指腹婚:由于双方家长情深谊长,双方内眷同年怀孕,分娩前即许下诺言,若两家都生男孩或女孩,则结为“干亲”,孩子们以“干兄弟”“干姐妹”相称;若一家生女一家生男则结为姻亲,也叫“娃娃亲”。童养媳:俗称“童儿媳妇”,多因家境贫寒女方养活不了,说与家境较好的人家;或幼小时就收养下来的少女,成年后为儿媳。完婚仪式简单,选个好日子,一大早放炮磕头结婚,俗有“半夜放炮小磕头”之说,一般不招待客人。童养媳身受旧礼教折磨欺凌,地位低下,县内城乡譬喻有人受气说:“像个受气童儿媳妇。”招亲:有女无儿之家,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便招女婿上门,与女婚配,俗称“倒站门女婿”。解放后政府为破除封建婚姻礼教,提倡男嫁女家。
换亲:是婚姻中的一种陋习。双方男子因家境贫困或残疾难以娶妻,相互交换其姐妹为妻,实际上是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形式,俗称:“两换亲”或“亲换亲”。纳妾:旧时贫困人家为生活所迫,将儿女卖给富家为婢,成人后为富家看中被纳为妾。也有富家原配无子,娶婢为妻,名曰“二房”,解放后被取缔。
解放后,虽然旧的婚姻礼教逐步淘汰,但新的陋习时有滋生。
以下更详细的介绍了其中一些内容:
催生:产妇临盆前,娘家要备好新生婴儿软帽(俗称“被窝帽”),和尚衣(无领,无钮扣,以绳带连系的小人衣),包裙 ,口涎围、小鞋袜、尿布、红枣、红糖、鸡蛋等物,于月初一或十五送至婿家,俗称“催生”。按照黟县的习俗,送“催生”时,在路上还需戴伞遮天,不能说一句话。据说“催生”衣物,有神灵护送,报日后平安,故不让天色人语惊扰神灵,以图安康、吉利。
报喜:孕妇临产由“接生婆”接生时,需叱退杂人,同时要打开所有房门、橱门的锁,此寓“松关”,祈愿降生顺利。由于没有助产技术及设备,所以遇上难产,唯有烧香磕头,束手待毙,别无他法。婴儿顺利落地后,男家要备水酒、红蛋送外婆家报喜。黄酒满壶,壶嘴朝前为男,壶柄朝前为女,一看便知。亲族中每户分送鸭蛋四个或八个、十二个,许双不许单,折半时也必须是双数。黟县的习俗是生女儿则默不作声,生男孩常点放鞭炮,焚香祭祖,并染红鸡蛋,填写红单,由男人送至岳家报喜,接受亲戚和邻居的祝贺。
三朝:小孩出生第三天,请公婆或产婆用艾叶水给小孩洗澡,称“洗三朝”,故称“汤饼之喜”。婴儿洗沐更衣见客,邻里亲族前来贺喜,为“做三朝”,主人家还要请上“三朝酒”。
取名:孩子一般在“三朝”取名,也有不拘时日,一般宜早不宜迟。孩子分乳名和大名(又称学名)。
满月:婴儿满月,要剃胎发。剃毕,取熟鸡蛋去壳,在婴儿头顶上滚动数下,据说是为解除胎气。家中要请“满月酒”,产妇抱婴儿出房拜见宾客,有些产妇要回娘家调养,也于满月启程。
移窝:婴儿第一次走亲戚必须到外婆家,俗称“移窝”。外婆家置酒宴迎接,外婆给婴儿挂“长寿百岁钱”,并抱婴儿至锅灶前,沾锅底黑烟焦少许,涂于婴儿鼻尖,以示像猫狗一般易于长大成人。还馈送万字糕,以示孩儿成年后步步高升。
抓周:孩子满周岁,要做“生日”,行“抓周”礼。抓周时桌上置一竹匾,内放糕点、书、笔、印章、算盘、铜钱、化妆品、玩具等,让孩子任意抓取,以此预卜他长大后的爱好和前程、命运。俗称“周岁定百岁”。如果抓的是书、笔,就预示将来有志读书,是位文人学者;如果抓印章,就预示将来要做官,如果抓铜钱、算盘,就预示今后是从商赚钱;如果抓糕点、玩具、化妆品,就预示孩子将来是花花公子,游手好闲。
寿诞:即为生日举行庆祝仪式,俗称“做寿”、“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孩子10岁生日叫做“长尾巴”,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和衣物鞋帽以示庆贺。中、青年生日,没有请客庆贺之例,俗谚“不三不四”,是说20、30、40不庆寿,逢这样年庚,只增加一些荤菜而已。40岁不做寿,还因“四”与“死”谐音,做寿不吉利。寿庆通常从50岁开始,50岁为“大庆”,60岁以上为“上寿”,两老同寿为“双寿”。儿女们在寿辰日要给父母做寿。谚云“三十、四十无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锣通知”。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说。80岁寿辰多沿至下年补行。俗称“补寿”、“添寿”,也有提前一年庆寿的。凡成年人寿庆,男子“做九不做十”,不计足龄;女子则“做足不做零”;有的地方是男女皆“贺九不贺十”。旧俗还因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故不贺百岁寿。旧时凡大办寿庆,多是富室且有社会地位之家,贫穷人家则不做寿。
寿礼:庆寿之家,先期为寿翁蒸制米粉或面粉“寿桃”(寿越高,桃越大)分送亲族好友,同时告知为家中某老人几十寿庆之喜,祝寿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媳妇陪衬。
寿庆形式:庆寿之家发出请柬,同时布置寿堂,堂前正中挂金色“寿”字,或挂“百寿徒”,两边挂贺联“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先摆好寿堂,寿辰前一天晚上,红烛高照,寿翁焚香拜告天地祖先后,端坐上座,受子孙和幼辈叩拜礼,俗称“拜寿”。寿诞日为正日,清晨,鸣放鞭炮,亲族好友登门祝贺,俗称“拜生日”。至时,寿翁回避,堂上虚设空座,贺客向虚座行礼,儿孙侍立一旁答礼。
寿宴: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敌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寿宴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