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叫“上巳节”,又称“元巳节”,因三月初三与之接近,后来就被固定在这一天。据说它源于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也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也称“鬼节”。
“三月不吃粑,蛇咬归人家。”枞阳有三月三吃粑的习俗。“粑”与“巴”谐音,鬼节吃粑是为了“巴”住人的灵魂,不让鬼勾走了。所以这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吃粑,而且还要等天完全黑透了才能点灯,大概是想人在暗处躲着,不让鬼看见。
三月三的粑是很有讲究的,粑心是鲜嫩的野菜,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垂手可得,如马兰、米曲、野蒜、蒿子。将野菜洗净后,放在开水锅里焯掉涩水与苦汁,再切碎捣烂拌进麦面粉或细米粉,然后反复搓揉,使之互相融为一体,便将其做成一个个扁圆形的饼粑。这是早年生活艰难时的米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米粑更讲究。那就是将野菜洗净、晾干,与五花肉、豆腐干等一起切碎,放在锅内一起炒熟,再加上一些佐料,以备做馅用。粑皮是上等的米粉,因是生粉,得经过锅里将粉炒熟,炒出香味来。接下来就得揉粉,将米粉加热水一起搓揉,揉至绵软如泥,将其捏成粑皮,旋成窝状,放入菜馅。然后将其托在左手心,右手从窝状的沿开始向中间收拢赶捏,让其缝合见不到馅为止。再用两手掌轻轻的压扁,做出来的形状四周圆滑,中间有馅的地方高高的凸起。制作米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这些做好的粑放进蒸笼里蒸熟,或是放在油锅里煎烤。待到那些饼粑又香又软时,或是香酥油黄之后,便可以食用了。煎粑看似简单,得掌握一下火候,在洗净的铁锅里浇上香油,上下四周都要浇到,然后将粑一个挨一个地放在锅内煎。待放满了粑,再向四周撒一些水,使少量的水积蓄在锅底,再盖上锅盖,待水烧干了粑也差不多熟了,再稍闷一分钟之后,打开锅盖,锅内的粑香扑面而来,让人大开胃口。
据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小时候在麒麟老家时,就爱吃菜心粑。他常与见到的乡亲们念叨:我多么想尝尝家乡的菜心粑啊,家乡的菜心粑真有味道。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