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从报喜到祭拜(四川南充生育民俗)

刹神2024-08-07

从报喜到祭拜 四川南充生育民俗

南充民间自古存在报喜、取名、洗三、满月、开荤、抓周、寄拜等生育习俗。

报喜

清代、民国时期,婴儿出生之后,女婿要赶紧到女方娘家报喜,其讲究各地不同。有的地方女婿要带上染成红色的鸡蛋即“喜蛋”,喜蛋为单数表示生男,是双数则表示生女。有的地方则是提鸡报喜,生男孩提公鸡,生女孩提母鸡,一看便知。还有的地方女婿提一壶酒,壶嘴拴红布条,壶盖上饰红须并贴一“喜”字。解放后,报喜习俗在南充农村仍存在。

取名

小儿多在其出生后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取名,有的还找一位长寿老人或“福大命大”的人取名,以图吉利。农村中,不少父母一字不识,有的干脆就以“小狗”、“大牛”、“老三”、“老五”等称呼。有的女子直到长大后还没有名字,只称为“某氏”,出嫁之后随夫家姓。如原姓刘,丈夫姓周,即称为“周刘氏”。

民间取名还要依照宗谱中辈分排行,同一辈的人名字的中间一字或最后一字,都用代表辈分的字。

民间还有起乳名的习俗。有的以动植物命名,如“黑牛”、“豆豆”;有的取吉祥意,如“大龙”、“小龙”。还有以出生顺序排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等等,而另外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前面加姓,如“李老大”、“张老二”、“刘老三”等等。还有把男孩叫做“娃”的,如喊“二娃”、“四娃”等等。

为了消灾免祸,也有给小儿取贱名的,即故意取一个难听、不雅之名,如“狗儿”、“耗子”、“笨牛”、“黑娃”、“丑丑”等等。

洗三

清代、民国时期,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为其洗澡,称为“洗三”。洗儿时,浴盆中要放入喜蛋、金银首饰等物。洗毕,有的还用喜蛋在婴儿头额摩擦,以求不生疮疥。洗三这天,外婆和远近亲友都来祝贺,送上鸡、鸡蛋、红糖等,并致以各种问候。主人把婴儿抱出来给大家看,客人们逗逗小儿,说一些吉利的贺喜话。外婆则要给婴儿银钱,有的还送金圈,并说:“外孙才把外婆见,一见外婆笑连天,我想打发银不便,金圈一支望海涵。”主人随即请亲友们吃醪糟蛋和红蛋,宴请宾客。亲友们走时,每人还要带上几个红蛋。这就是“三朝酒”,又称“打三朝”。喝三朝酒的客人多半是妇女,民间有“男不打三朝”之说。解放后,“洗三”习俗仍在民间流行,其礼节和“打三朝”逐渐消失。

满月

清代、民国时期,婴儿满月之日,民间习惯办“满月酒”。届时,外婆和亲友纷纷携带礼品来看望小儿,主人则设宴款待。外婆或舅舅还要抱着婴儿到大街上或邻居家里走一走。到婴儿40天时,要为其剃头。剃头时,婴儿由他人抱住。父母不得在旁边。剃下的头发搓成团,用红绿花线拴起来,挂在堂屋高处。也有将胎毛包入面团内用火烧后埋掉的。解放后,办“满月酒”习俗仍在南充民间流行。

开荤

清代、民国时期,婴儿长到一定的时候,要举行开荤仪式。时间有的在100天,有的在5个月,也有在半岁或7个月的。届时,主人家办好酒席,请来德高望重的老人,用筷子蘸点酒和菜,抹到小儿嘴唇上,边抹边说吉利话,如“吃点酒,天长地久;吃点油,穿缎穿绸;吃点肉,多福多寿;吃点饭,家财万贯”等等。说完,还要给小儿赏钱以示祝贺。此后,小孩就可以吃饭吃肉了。开荤之时,邻里亲朋多送来礼物,其中百家衣最受欢迎。

百家衣是一种为婴儿祈寿的服饰,用各家各户的碎布作成。“百家”是形容敛布的人家越多越好,最好是一百家,但也不是非一百家不可。人们认为,婴儿穿了这种碎布(“百碎”寓意为“百岁”)作为的衣服,能够免除灾难,长命百岁。解放后,南充民间仍有开荤之习,仪式、礼物、酒席则皆免去。

抓周

清代、民国时期,当小儿满周岁时,要行“抓周”之礼。先为小儿沐浴,穿上新衣。然后陈列各种玩具和各种生活用具,诸如文房四宝、道释经卷、珍宝玩物、彩绸花朵、秤尺剪刀等等,将小儿置于其中,任其抓取。人们从小儿抓取的物品,预测其将来的志向和前途。抓周仪式十分隆重,被称之为“小儿之盛礼”。解放后,南充民间仍有抓周之说,但多不施行,偶有抓周之举,也为取乐而已。

寄拜

寄拜,又称拉保爷、拜干爹等。清代、民国时期,孩子如体弱多病,家人便请算命先生推算其生辰八字,在五行中有无残缺或相克。如有残缺或相克,则托人为孩子找一个五行无缺的人做“干爹”。如犯关煞,则于桥头、岔路口设酒食,拉一个过路人食用,并让孩子拜其为“干爹”,请他为孩子去关煞。解放后,南充寄拜之俗仍存。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