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顶在头上的规矩(冠制)(3)

欣嘉2023-10-03

术氏冠

亦作“术士冠”。即鹬冠,掌管天文的官员所戴的帽子。前圆,差池四重,鹬羽为饰,绀色。鹬为水鸟,天将雨则鸣,古人因鹬知天时。故使掌天文者冠之。

武冠

武冠。即“武弁”。古代武官之冠,亦称武弁大冠、繁冠。汉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名赵惠文冠。或加插双鶡尾,竖左右。称“鶡冠”。相传乃战国赵武灵王效胡服时始用。秦汉因袭不变,乃作武士之冠。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

却敌冠

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巾帻

帻,原是秦国武将围在额部的头巾,形状像长帕,汉朝起初常为卑位执事所用。汉元帝额头有壮发,所以戴帻遮挡,群臣效仿皇帝,帻于是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

帻的主体称为“颜题”,两边围向脑后并延伸出竖立的双耳,耳下用方形的“收”连接固定。相传王莽秃发,在帻上覆巾,高隆如屋顶(俗语云:“王莽秃,帻施屋”)。文官戴进贤冠,帻耳较长,冠梁和巾相叠呈“介”字状,所以称为“介帻”,武官戴惠文冠(貂蝉冠),帻耳较短。童子之帻不加巾,表示未成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