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腊祭八神

凌剑天2023-07-02

腊祭八神

腊八粥飘香的腊八节,是人们进入农历腊月后迎来的第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说相当悠久了,据说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在农历腊月里祭祀祖先和神灵了,这个祭祀称为蜡祭,被后世认为是腊八节的前身。那么古人在蜡祭时祭祀的腊祭八神都是谁呢?

腊月、腊八等说法,都与先秦的“蜡祭”有很大关系。在那个文明草创的年代,为了吃饱,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传说从上古圣王神农氏或尧帝开始,就在年底十二月进行蜡祭,报答农神护佑。

这一套仪式传承下去,夏代叫“清祀”,商代叫“嘉平”,周代叫“蜡”,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规范,《礼记·效特牲》里把它叫做“天子大蜡八”,比如规定“八蜡以祀四方”,即祭祀四方的八种神,如《礼记·郊特牲》郑玄注所记:

“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先啬类似于神农;司啬是农神后稷;农是田地;邮表畷是田间的疆界;祭祀猫虎是因为猫吃老鼠,虎吃野猪,而这俩玩意儿都是会破坏田地的;坊是堤防;水庸是灌溉用的沟渠;昆虫是昆虫神,祈求莫起蝗灾,毁坏庄稼。

可见先民们的原始天道观是认为“万物有灵”的,而后世则认为古人够君子,对农田、水利这样的物体和猫、老虎这样的禽兽,得了他们帮忙都要祭祀报答,是“仁之至,义之尽”也,后世“仁至义尽”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礼记·月令》郑玄注:“腊,谓以田猎所得禽兽祭也。”应劭《风俗通义》:“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蔡邕《独断》:“迎送凡田猎五日,腊日岁终大祭,纵民宴饮。”

《史记·秦本纪正义》:“十二月腊日,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马端临《文献通考》:“八腊,腊先祖,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

正因年终必须田猎祭祖,所以“猎”、“腊”二字同源,太阳历年终之日称“腊日”,阴阳合历年终之月称“腊月”。伏羲连山历(前6000—前2361)是太阳历,早期历法比较简略,一年仅计360日,所余5日用于年终过年,所以把太阳历“冬至”前的年终5日,设为“腊日”。

神农归藏历(前2361—前2070)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以太阴历为表象,所以把“正月”前的年终朔望月,设为“腊月”。“炎黄之战”以后的中古夏商周三代(前2070—前221),黄帝族因为“腊月”始于神农归藏历,所以都在腊月八日“腊八节”祭祀神农,证见《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

“伊耆氏”是“神农氏”的别称,证见《路史·后纪三·炎帝纪上》:“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参看《通志·三皇纪》:“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伊耆氏。”又见《资治通鉴外纪》:“神农本起于烈山,称烈山氏;一曰连山氏、伊耆氏。”“烈山氏”为“列山氏”之讹,义同“连山氏”,因“伏羲连山历”而得名。

“腊八节”腊祭八神,首为“先啬”,即伏羲族的神农氏;次为“司啬”,即黄帝族的后稷(周族始祖)。“啬”为“穑”之本字,原指农事,农夫即称“啬夫”。“先啬”即“先农”,北京先农坛正是供奉神农氏。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所言甚确:“黄帝族抑服炎族,不废其俗,后世更以神农为先啬,后稷为司啬,融合炎、黄二族之人,并为腊神。”(齐鲁书社1985,第93页)据此可明,“腊八”二字,“腊”扣神农归藏历的腊月,“八”扣神农归藏历之阴阳历换算尺“伏羲先天八卦”对应的四时八节。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弘扬佛法,声称中国阴阳合历独有的腊月八日为释迦牟尼成道日,“腊八”初义遂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