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跳墙
“跳墙”属于佛、道两教均有的仪式。
过去,有的小孩并非有什么大病,只是体弱,但经算命的占卜,认为“不好养活”。还有的说什么“克父母”等无稽之谈。于是:大人就把孩子送到庙里,当所谓“跳墙和尚”,或“跳墙道士”。据说,还有极个别的当了“跳墙喇嘛”。以达到为孩子消灾却病,祈祥解厄的目的。
“跳墙和尚”、“跳墙道士”或“跳墙喇嘛”均不是正式出家修行者,也不受戒,只是在庙里挂个名,所以又叫“记名和尚”、“记名道士”。这种风俗多流行在四十年代以前,通常是先让小孩到庙观里认一位和尚或道士为师父,成为“记名弟子”,然后,隔若干年,再举行一个“跳墙”仪式还俗。
佛、道两教的小孩“跳墙”仪式大同小异。现以佛教的小孩“跳墙”仪式为例。富有的人家,领小孩到庙里认师父,须事前给小孩剃头洗澡,从头上到脚下,换一套僧装,还要送庙里和师父许多礼物。其中,必须要给师父定做一双僧鞋,将小孩的一小撮头发纳入鞋底。请一至三堂大供(如蜜供、套饼、面鲜、鲜果之类),封上若干“香资”(现钱)做为奉献。择日把小孩领至庙内的大殿上。首先由家长上香,叫小孩给佛、师爷爷、师大爷、师父及师叔等,俱行三叩首礼,如受礼人因故未到,亦令小孩向佛三叩首,谓之,“冲上磕了”。然后,师父即给送过来一个红封套,内有红帖,上书:“皈依三宝弟子法名某某”,将一挂用红丝绳拴着三枚小铜(银)钱的所谓“锁”和一挂佛珠给小孩挂在脖子上,随即与师爷爷、师父和本庙僧众、居士们一起,举行一个礼佛仪式,由僧众、居士们高声唪诵《吉祥咒》、《大悲咒》并绕佛举扬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号。交供后,由小孩的家长出资,用素筵给僧众们摆斋。
师父可以随意送徒弟一些礼物,如僧衣、僧帽、经书、木鱼等。如是孩子年岁很小,还需给一个“百家垫子”,晚上,让小孩把它铺在枕头上,当枕巾使用。
小孩认师父后,成了记名弟子,虽然意味着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但不见得真的到庙里去修行,也不用到庙里去过与僧人一样的宗教生活。只是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节日,例如:每年旧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四月初八日佛祖释迦牟尼诞辰、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得道、七月十五日盂盆会、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十一月初八日阿弥陀佛诞辰、十二月初八日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等,有盛大法会时,跟着家长来庙里进香、“随喜”就行了。
至于什么时候“跳墙”,并无具体规定。但凡记名和尚都必须在结婚前三天举行“跳墙”仪式,表示还俗。
按旧例,小孩“跳墙”那天,家里要舍给庙里一头驴,或者请冥衣铺给糊一头纸驴,表示代替小孩今后给庙里出力,侍奉“三宝”。即佛、法、僧。还要做一套僧装,包括僧帽、僧鞋、僧袜,但并不给小孩穿上,而是摆在殿上,表示刚脱下来的。此外,还须买五十双筷子(共一百根)、新扫帚、新簸箕、新掸子各一把,摆在殿上备用。殿前,设一条板凳,上面搭着五尺红布,表示是寺庙的红墙。
仪式在僧众们用斋后开始。首先由家长带领小孩上殿设供焚香,给佛、师爷爷、师大爷、师父和师叔等依次叩首礼拜,师父即将原来所挂之“锁”上的三枚小铜(银)币用剪刀折下,让小孩用新买来的扫帚、簸箕假装儿的打扫一下殿堂,无非是将供桌前地下的高香包装纸和香灰扫扫。然后,由两人扭起一块红布,让小孩披上新做的僧袍,站在底下,面朝殿外。这时,师父便走过来,说道:“自小多灾害,父母担惊骇。自许人空门,全恁佛爷带。前殿不打扫,后殿不礼拜。脱下僧袍来,赶出山门外……”说着即将一百根筷子一齐撒手,落在小孩头顶的红布上,意为打了一百禅杖。简单的则不用红布,只是师父用戒尺一比划,就算打了。这时,小孩要马上将僧袍甩掉,跳过殿前代表庙墙的板凳,跑出一百步,不要回头。随后,僧众和居士们即齐声唪诵《消灾免难经》即《吉祥咒》。最后,由值堂和尚将香根请下来,有纸驴者当一并焚化,遂告礼成。小孩从庙里“跳墙”跑出来,见着头一个澡堂子、理发馆就要洗澡剃头。表示一切都从新更始了。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