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旧时的庙会,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日开始分别举行,祭祀称为“南坛三圣”的菩萨。主要活动有摆设盛大的祭堂,抬神在村上巡游,以及唱“会戏”等名目。届时,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邀请外地亲友到茂林来过会。这当然也是经商的好时机,各店铺陈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同时在祭堂、戏场周围摆摊设点,使用各种方式 招徕顾客。大街小巷都是人流涌动,着实热闹三、五天。
茂林有“九子会”和“十三会”相差一日举行,两家的“祭堂”更是争奇斗艳。
“九子会”属于吴姓一、六甲九个支族,“十三会”则是吴洪两姓的十三分。每年的庙会由各分轮流主办,在各自的敞厅中设祭堂。在“祭堂”里了除了陈列神像、銮驾以外,主办的这一分(支族)还把最贵重的物品都拿出来“摆祭”。其中有名人字画,古董珍玩,如玉雕、珍珠、玛瑙、翡翠、象牙等工艺品,以及用米饼、粽子堆成的宝塔等物,摆满了很大的供桌上。
祭品越是贵重和新奇,越能显示主办方的富有和荣耀,因而每年祭堂里的物品都是花样翻新,一次比一次更好,互相竞争。其实,每年祭堂里的陈设,都是一次博物展览,供人观赏和品评。精心装扮的祭堂都在庙会前一天准备完毕,九子会在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将南坛三至的神像从庙中抬到祭堂大厅上首供奉,十三会在二十四日进行,此时祭堂中,明烛高烧,香烟缭绕。到了晚上开祭堂大门时鸣锣放铳,里面灯火通明,供人参观顶礼。
次日是主祭,一般都在祭堂附近的广场上搭戏台,主办庙会的支族每户都要杀“会猪”,将去毛洗净的大肥猪上架,披红布插红花抬到广场上排列,有数十头之多供神“享用”。南坛三圣的神像从祭堂里抬到广场中央安座,鸣锣放铳,鼓乐喧天,绅士们焚香磕头。舞台上演出“戏帽子”,先是“跳加官”,演员口报XX名字,给绅士们“加官”。接着是“魁星点元”,扮成魁星的演员手持毛笔和墨斗,踏着锣鼓的节拍挥点毛笔,预祝主人高中科甲。主祭完毕,人们抬着神像绕场一圈,然后去村上巡游,舞台上开始正式演出剧目。
神像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相伴,最前面是“肃静”、“回避”牌,数十面彩旗迎风招展,接着是双人抬的大铜锣,“九子会’是九面大锣,“十三会”有十三面铜锣,直径都有一米,边走边敲发出低沉悠远的“哐哐”声。后面有细器鼓乐队伴奏,以及包括金瓜、越斧、大刀、画戟等兵器的“銮驾队”络绎相从,还有二十四名童子手提檀香炉跟随。最后是几尊坐在神轿里的菩萨,每尊都是四人抬轿,并有旗罗伞和掌扇紧紧相伴,这一大队人马穿过大街小巷,锣鼓和鞭炮声不绝于耳,其中“三眼铳”,响声最大,不时发生炸雷般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