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陕西老年人做寿习俗(2)

绮寒桑2023-09-05

民间给老人做寿有许多讲究,在礼泉县一带,老人做第一个大寿时,大孙媳妇或大外孙媳妇,要用布给老人做一只雄鸡,周围绣上花卉,作为送给老人的寿礼。“鸡”与“吉”、“积”谐音,象征着吉利和积福。孙媳送“鸡”祝寿,说明老人已经长寿了,被人们看作是一件大事。在祝寿的这天,要把这只“寿鸡”陈列在寿堂里,让宾客们观赏品评,共同享受这良好的祝愿。祝完寿,这只“寿鸡”要和老人的老衣存放在一起。老人去世后,在人殓时作枕头用。据说死者的亡魂到了阎王那里,这只“寿鸡”可作为“积福”的证物,便可不受阴间的罪了。

在陕南的巴山地区,老人过寿,老人的女儿和媳妇,每人都要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寿鞋,鞋面用黑平绒或黑缎做成,再用雪白的衬布做成千层底,鞋头用蓝线绣成“寿”字图案。穿寿鞋标志着已进入高龄,是福寿双全之人了。老人收到的寿鞋越多,就越感到儿女很孝顺,认为自己辛劳一生,没有白养儿女,心里也就格外感到高兴。嫁出去的女儿给娘家父母做寿,除送寿衣、寿鞋、寿帽外,还必须送一方肉,因民间常说“女儿是爹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故必须以“肉”回报。

在陕北的黄陵、定边等县,凡高寿的老人过生日时,子孙们要把给老人死后准备的老衣让他穿上,并把给老人准备的寿材(当地民间对生者忌称“棺”而称“材”,故有此称)放置在寿堂上,让受祝者坐在寿材前接受儿孙们的叩拜,称为“上寿”,有的还坐在棺材前拍照。民间认为棺材是人死后住的房屋,老衣是人死后在阴间穿的衣服,但人咽气后,亡者对这些都是不知道的,故在老人生前就让他知道自己身后的享用,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另方面也是因为当地人相信事物是会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因而在祝愿老人福寿绵长的喜庆活动中,将一些不祥的冥界器物陈列出来,目的就是为了祈福禳灾,以相反相成、否极泰来之意求得平安吉利。据说如此拜寿,可为老人祈得吉祥,增福增寿,故而老人乐于接受这种拜寿方式,虽然场景显得悲凉,老人却毫无感伤之情,表现出一派豁达大度的气概。

旧时祝寿的仪礼很繁缛,民间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祝寿程式,前一天子孙就要献寿礼,分居的儿子、已出嫁的女儿都得回来拜贺,陪老人吃长寿面,夜晚陪老人品茗聊天,聆听老人关于为人处事的教诲,或听老人讲述他平生经历的事迹,子孙们也可讲些老人爱听的故事或有趣的新闻,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天伦之乐,愉快地度过一个良宵,名为“暖寿”。

寿辰之日,家道殷富、几世同堂的大户人家,一般要设寿堂,寿堂的布置是用红纸金粉书写一个磨盘大的“寿”字,挂在如中堂大小的整幅布帛上,再将它高悬在正厅墙壁的中间,称为“寿幛”。这个寿字一定要写成繁体,其字形变化很多,据说有人作过统计,民间对寿字的写法有300多种图形,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有些寿幛上的大“寿”字,其点画皆为小寿字所组成,数百个小寿字的字形无一同者,称为“百寿图”,以象征寿介期颐。此外还要挂上有长寿象征意义的图画,男寿挂皓首白眉、长髯遮胸、手柱拐杖的南极寿星图;女寿挂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图。寿堂上还要张灯结彩,寿堂正中设札桌、摆香案、点寿烛、摆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官绅、富商之家,提前五六天就要派人向亲友下请帖。请帖不能由过寿者自己具名请客,一般是由晚辈集资设宴,由长子或子孙中声望高的人具名发柬邀客。请柬分单柬和联柬两种,用最佳红纸或红绸制成。单柬是一人一柬,专人专请,用于邀请父辈的客人或同辈中有名望的尊贵客人;联柬是将被邀请的许多人都写在一张请帖内,形同一张通知单,被请的人在自己名下签上“敬知”二字。这种形式适用于邀请晚辈亲友。请柬通常用浅近的文言写成,对寿星的称呼使用传统的敬称。一般格式为:

×月×日为家严(若为母寿则改为“家慈”)×旬寿辰,洁治桃觞,上午×时席设××,敬请阖第光临。

×××鞠躬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