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现楚州)河下都天庙于农历五月十六日出会,俗称大都天会。
相传都天大帝是唐代开元进士张巡,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至死不屈,后人仰其忠义,各地立庙奉祀。都天大帝飞巡之日,神像坐8人绿纱敞轿,前头鸣锣开道,后随两排“肃静”、“回避”肩牌、虎头牌和街牌,接着是各业的班会执事。有新增的南北货业的“宝安”,家具业的“锲安”,茶馓业的“新安”,泥瓦业的“成安”和木匠业的“福安”等班会。
神轿前,五班六房,排列金瓜铖斧等仪仗执事,并有瘟船沿途收灾。轿后高举青罗伞盖,前护后拥,状极威严。执事中亭台伞扇,台阁秋千花船?胸挂金表,躯干矗直,耸立于大人肩上,威风凛凛。还有以昂贵的玉器珍玩,制成精巧玲珑的花担,让健壮熟练的少年挑着,伴以闹钟铃铃之声,双手叉腰,行步如飞,让人惊叹。
都天神像出巡,途经三城内外。由琵琶刘巷过花巷,转人茶巷,经估衣街、二帝阁,沿新城,穿联城,进北门至五神庙登坛,然后出西门经湖嘴大街回銮。回銮时,神轿必须从庙南允台楼下不偏不倚地穿门而进,经庙前广场径趋大殿。神轿抬到大殿台阶前,突然急转弯,使轿门转向朝南,然后直奔神座,平稳地将神像置于原地。
河下的河北都天庙会于农历五月二十六出会,俗称小都天会。班会执事规模稍小于河下都天会,但增添了搬运业的“隆安”、纺织业的“财安”、腌切业的“鲁安”和盐碱业的“民安”等班会。
执事主要有香伞、玻璃伞、珍珠伞、样桥、龙亭、玉器亭、楠木亭、降香炉亭和万寿山亭等。尤多民间文娱节目。文娱节目中,以陈庄和王庄的高跷会最为有名。木跷高约8尺,绑于腿上,身着戏装,或为八仙,或为杨家将,或为雷万春和南霁云等。其特技表演为打飞脚。即一脚着地,一脚飞起,离地丈余,难度极大。
都天神像上午9时起坛出宫,经小市口到达程公桥。程公桥为石桥,台阶数十层,足踏高跷,上桥下桥,必须手扶竹竿。技艺高超者竟徒手稳步而过,令人瞠目结舌。又有花鼓会,与会者足登木跷,高二三尺,由8人或10人扮成“梁山伯与祝英台”、“老渔翁捉鱼”、“花和尚拐老婆”等戏。领头一人,涂红脸,扎抹额,颈挂大串佛珠,扮作武松,手执两根短棒,相互敲击,声音忽慢忽快,并有锣鼓伴奏。众人随棒声鼓点的节奏舞蹈,作跌叉、抢背等表演。
高晓会和花鼓会所经之处,殷实商铺多放鞭炮迎接。待其献技以后,则犒赏茶食两包,此外,还有黑叫驴、跑旱船、大补缸和蛤蜊精等节目。又有手捧画眉笼、反穿皮马褂、头戴破笠的假四老爷,侧坐于两人肩抬的竹械上,以尿壶当酒壶,作饮酒的样子,以滑稽可笑逗引观众。都天神轿经过程公桥,从石工头转人花巷,由湖嘴上运河大堤,进西门,出东门,沿涧河到下关关帝庙登坛,然后回銮进殿。
河下和河北的都天会有时在东岳会前举行,会期为农历四月中、下旬。车桥于农历四月二十日出都天会。都天大帝出巡之时,仪仗执事规模也较大。据考证,河下和清江一带的都天庙会系明清之际由徽州盐商兴起。抗日战争爆发后,都天庙再未出会。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