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立春民俗 舞春牛

己巳桑2024-01-04

客家立春民俗 舞春牛

要说客家立春民俗,最具魅力的是客家“舞春牛”。这一民俗的演变过程是由春牛祭春神到鞭春牛、送春牛,再到“抬春色”,将庄严的春神祭祀活动与轻松的民间娱乐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后发展到纯粹的狂欢色彩的“舞春牛”。

所谓“抬春色”就是让孩童、歌伎装扮成神话或故事人物,坐在高高的台阁上,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由两人或四人抬着走。在清代,“抬春色”活动几乎遍及整个粤东、闽西、赣南客家源流区。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前面多次提及“鞭春牛”,为使更完整地了解客家“舞春牛”,这里先着重介绍“春牛”的形象制作以及“鞭春牛”习俗的演变过程。

“鞭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

拜祭春神句芒的“春牛”形象颇多讲究,务必年年根据干支来制作的。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载曰:“立春鞭土牛,必备五方之色。宋景佑元年颁《土牛经》,丁度作序。其法以岁之干色为首,支色为身,纳音为腹。以立春日干色为耳、角、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至今遵之。”

在《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则有载:“造春牛法,日短至辰日,取土、水、木于岁德之方。木以桑柘,身尾高下之度,以岁八节四季,日十有二时,踏用府门之扇,左右以岁阴阳,牛口张合,尾左右缴。芒立左右,亦以岁阴阳,以岁干支纳音之五行。三者色,为头身腹色,日三者色,为角身尾,为膝胫,为蹄色。以日支盂春季为笼之素,柳鞭之结,于之麻苎丝。牛鼻中木,曰拘脊子,桑柘为子,以正月中官色为其色也。”也就是说,牛头以立春年的干支确定,身躯以年的地支来确定颜色,腹色以年纳音决定,耳、角、尾配立春日干支,胫色配立春日地支,蹄色配立春日纳音,牛嘴阳年张开,阴年合拢,牛尾阳年左摆,阴年右摆。

干支由五种物质组成,各有其色,即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根据其相对应或相克关系,决定春牛的形象。以戊申的春牛而言,其中就有许多讲究:

戊属土,土呈黄色,牛头为黄色;

申属金,金呈白色,牛身为白色;

立春年纳音属土,牛腹为黄色;

立春日干属金,金为白色,牛角、耳、尾俱白;

立春日支属木,木为青色,牛胫为青色;

立春日纳音属木,木为青色,牛蹄为青色;

戊申系阳年,故牛开口,牛尾左缴,阴年则牛口合,牛尾右缴。

立春日干属金,克金者火,火呈红色,牛笼头,拘绳皆为红色;

戊申系阳年,牛踏板用县衙门左扇门。

从上述事实看出,清朝每年六月都责成钦天监按年建干支,推算次年春牛之颜色、形象、绘色、制成春牛,芒神图,然后发往各地府县,各地官员再依图绘制春牛,芒神像,由主管祭春,众人持鞭打春牛,举行隆重的祭春仪式。春鞭又名春杖,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引《岁时杂记》:“春杖事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其实,春鞭用料也很讲究,以立春日时间确定,即地支:寅、巳、申、亥用麻,子、卯、午、酉用苧,丑、辰、未、戌用丝。后来也有用彩纸装饰春鞭的。

至清代,各地民间在鞭春牛时,还开始演唱土腔民歌,因此遂有了“唱春牛”民俗。最开始的唱词主要是赞歌,如“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平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立春时节民间庆祝活动中,汉代开始由人扮演春神,其首以木雕成面具,套在人头上,穿上红色或白色长袍牵牛而行,象征春神促进春耕。汉代的驱傩活动十分频繁,立春日当然也少不了傩舞表演。宋代的《大傩图》就是一幅“活动于立春节令中的迎春歌舞,因此或可称为迎春舞队(或社火)。”其实,自古以来鬼、神就是混杂一起的,即交融又对立,请神、拜神的同时必须驱除鬼魅、凶邪。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方面祈求春神保佑,另一方面则驱赶、禳除疫鬼。到明清时期,立春行“大傩”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戏剧主导着乡村的立春庆典活动。康熙年间《济南府志·岁时》载:“(立春日)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其中的鬼面即傩面具,既是娱乐之举,也是一种傩仪反映。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今天客家立春舞春牛,乃立春鞭春牛、行大傩、扮戏剧等民俗活动的综合。随着中国农业文明色彩的不断淡化,客家立春习俗中馈春盘、吃春酒、送春牛等习俗也随之逐渐消失。但舞春牛民俗却不仅只广泛流传于赣闽粤客家源流区,四川、广西客家也到处都有春牛舞动的盛大场面,洋溢出客家人的岁时欢乐与民族自信。

首先展示赣南崇义县上堡乡的舞春牛民俗。上堡乡舞春牛俗称“春牛闹”。

崇义上堡地处偏远,山路迂回曲折,至今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客家婚嫁、丧娶、岁时民俗习惯,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上堡梯田文化、上堡牛文化以及上堡酒文化。

牛文化作为农业文化之一种,曾经在中国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同样,在客家人聚居的赣南各地也曾广泛流传“春牛闹”的习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耕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地区的“春牛闹”习俗已不复存在。唯有梯田大量存在的崇义上堡,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舞春牛习俗。

“春牛闹”习俗源于明末清初,上堡乡村民唐崇校首先将“春牛闹”从粤北传入上堡乡及周边地区。唐氏在传入“春牛闹”后,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本地的风俗民情进行了修改和加工,并赋予神奇的色彩。比如,在人物的刻画和穿着上体现古朴的“春牛”风格,如牧童戴帽则春暖,否则春寒;春牛色红则旱,色黑则涝等。唐氏传入“春牛闹”至今已经是第七代了,经唐士宇、唐清桥、唐正炳到现在的唐太益老先生及其子孙。“春牛闹”传入上堡乡之后,其主题思想始终没有改变:消一岁疾疹,祈合家安康、天下太平,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客家人既固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古老的“春牛闹”活动再无法满足现代农民的精神需求时,“春牛闹”的传承者在传统仪式中添加了许多现代客家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题材,如“断桥会”、“八仙过海”、“刘海砍樵”、“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民间故事人物的加入,使舞春牛活动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