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湖北天门中秋节习俗

成礼桑2024-02-07

湖北天门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按二十四节气,“立秋”即表示季节进入了秋季。“三月秋光今夜半”,八月十五日恰好居秋季之正中,所以称“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故亦称“仲秋节”,又因此日月圆而分外明,故又称“月节”、“佳节”。

在天门,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并把月饼互赠亲戚朋友,特别是女婿要去岳父家赠送月饼,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世代相传。

清未、民国时期,八月十五这天,早晨,各家各户多以糯米作汤元为早点。晚上祭月、拜月、赏月是连缀进行的,一般人家都需在露天的场所摆供桌,上置月饼、西瓜、香瓜、枣子等各样鲜果品,先拜天上的月亮,按古人关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惯做法,拜月的主持者必须是家庭的主妇,要等家庭中的女性拜月之后,男人们才能去赏月。赏月时全家人无论是年迈的老人,还是天真的稚童都围坐在一起,看月亮,说嫦娥,道吴刚,话唐明皇梦游月宫,猜迷语,饮美酒,吃月饼、瓜果,“守月花”、望开“天门”,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一种平时难得的乐趣。

从前,在天门,中秋节是小朋友们向往的节日之一。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还可以吃上享有盛名的“子鸡烧板粟”,这是一道具有节日标志性的菜肴,这天餐桌上不可或缺。还有吃月饼、“守月花”,更令小朋友们神往。

说到“守月花”,必须提及为小朋友们所喜爱的“鸡头包”和菱角。

立秋前后,鸡头包、菱角便上市了。天门的街头巷尾传来“鸡头包——菱角!鸡头包……”的叫卖声。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有的用荷叶扎成一顶近似戏台上的帽子戴在头上;有的把荷叶中心荷梗处裁去,形成中空,套在肩上形同披肩;有的把荷叶扎在腰间,遮住露腚的短裤。这些孩子臂挎藤编的篮子,篮子里满是鸡头包、菱角。一个个赤膊、赤足,身上晒得黑黝黝的,挂不住滴溜溜的水珠。城里城外的青石板街石,被正午的骄阳晒得灼热烤人,叫卖的孩子神气地穿行在街市间,赤脚“嗒、嗒”地行进在青石板上……孩子们的叫卖声,充满荷鲜、稚嫩与灵气。

中秋节这天,无论大家、小户,都要大包小包地买来鸡头包、菱角,晚上一家人在月光下“守月花”,捶鸡头包,吃菱角。享受节日的欢乐,享受人生的美好。

鸡头包,本名芡,亦称芡实。芡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圆盾形,浮于水面,煞是好看。子实成熟时,周身密生锐刺,形同鸡头,人们俗称鸡头包。子实成球形,有黑色,有黑褐色,还有褐色、白色相间者,称花鸡头包。子实的外壳一般都很坚实,食用时要用小钉捶、秤砣等捶击,去掉外壳食用其间的浆果。鸡头包除供食用或酿酒外,还是一味主治脾虚泄泻的中药。

天门的菱角,按种属有家菱和野菱之分;按形态则有两角菱和四角菱之分。一般来说,家菱比野菱要大,而野菱比家菱口感要好。

中秋节晚上,吃月饼“守月花”,何以还要吃鸡头包和菱角呢?

这就要说到“守月花”了。“守月花”并不像大年三十守岁是一种定俗,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却是认真的。原来,小朋友们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奶奶或者外婆就开始讲天上的牛郎、织女;月里的嫦娥、白兔;还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守着、望着那轮银辉撒大地的明月,忽然“天门大开”,天上便现出奇异景象:龙车凤辇,鲜花万丛,旗幡招展,巡天而过……当然,要看到这般景象,“守月花”时,可千万别睡着了!

于是,中秋节晚上“守月花”,便有了捶鸡头包、吃菱角的习俗,小朋友们以为这样可以驱逐睡意,坚持守到“天门大开”。可是,孩子们无一例外地没能守到月花,原因是口里衔着菱角睡着了……

爷爷、奶奶们年年这样哄着孩子们,孩子们成了爷爷、奶奶,又继续这样哄着第几代的孩子们……一代一代美好地继续着!

新中国建立后,人们对中秋之夜,祭月、拜月、“守月花”、望开“天门”的礼俗,较旧时淡化了许多,但赏月的习俗却更加盛行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年中秋赏月时,人们由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家庭团聚,团圆是中秋节的中心话题。远在国外留学,或在外省工作、打工的子女都用手机、电话、网络纷纷给家中发话,祝愿父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