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惠州端午节习俗(2)

宜然子2024-07-26

点药香也是端午节民间习俗,药香本地也叫蚊香,是一种民间制作的大香,境内多用硫磺、木糠(米糠)混作原料,外面用粗纸包好做成条样,约与拜神祭祖烧的大香般大。药香也是用来吊挂,一般在端午节当天午时点烧,也是用以防五毒、避瘟疫,确保家宅平安。小时候,记得父辈有用雄黄酒杀五毒,将其洒在屋边墙角,以祛毒虫。我也带过母亲为我佩做的香包(香囊),并看过父亲不知从哪学来而写的“符章”,依稀记得“符章”上写的字像画美术字,听父亲说是那辟邪驱鬼保平安用的。此外,外地一些地方也有端午节送扇子的习俗,据说我国江南的许多地方,新婚夫妇要在端午那天,给家里的老人们送把扇子,寓意在于驱赶蚊蝇,祈福避邪。惠州境内则不同,而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买扇子,回到家就用新买的扇子先给家里每人扇一扇,以示扇走小人,驱赶邪气,扇来吉祥,迎来好运。

祭祀。逢年过节必祭祀,这是境内民间传统的习俗,端午节也不例外。祭祀时间在上午,境内人家过去大多到祠堂祭拜,也有不少在家里祭拜。民间主要祭拜天地神祇和祖先,天地神明自然包括古代神一般杰出人物屈原。但境内民间过去对屈原的历史并不很了解,更不了解他与端午节的关系,之后人们才从传统教育中逐步认识并崇拜他。端午节祭祀的祭品一般有三牲、素菜素果、粽子和茶酒等。摆好祭品后点烛点香,斟茶斟酒,先拜众位神祇,后拜列祖列宗,虔诚敬奉神明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最后烧金银燃纸宝,鸣放鞭炮。

节餐。祭祀完毕,已是吃午餐时分。午餐为端午节的“节餐”,此时家家户户开餐过节,全家人围于一桌,合家团圆。境内人家饭桌上的“节餐”佳肴多为白切鸡、黄焖猪肉、鲜鱼和酿“三宝”(即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等。也有人家焖狗肉和焖鹅。在经济困难时期,即使鸡肉、猪肉罕见稀少,人们也千方百计弄点肥猪肉,和葱仔一起剁碎作馅料,酿上几盘豆腐、苦瓜和茄子,好好的吃上一顿。

洗“龙舟水”。端午节民间有洗“龙舟水”(也叫“午时水”)传统习俗。境内沿海浴场、江河流涌、库塘湖潭乃至山村的溪泉和城市的泳池,都是洗“龙舟水”的好去处。是日,大人带着小孩,青年呼朋引伴,出外洗“龙舟水”,据说洗“龙舟水”能洗走邪毒秽气,带来健康吉利。人们在“洗”中“游”,在“游”中“洗”,尽享其中的凉爽惬意。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隆重的公众性传统活动,惠州境内又称赛龙舟为“扒龙船”。其历史悠久,场面壮观,参与者众。据《惠州府志》有记述:“端午……归善自初一至初六为龙舟于西湖京渡,费用甚巨。”除了惠城区,惠州其他县区如惠东、博罗等也同样有赛龙舟的传统。据了解,惠东县平海葫角村等村庄的赛龙舟活动最早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该镇扒龙舟的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同样在惠州吉隆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也都有扒龙船的习惯。惠州传统的端午节(五月节)赛龙舟,具体时间多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举行。“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这一首惠州端午龙舟赛的歌谣,至今也会勾起很多老惠州人的回忆。端午前后这段时间,惠州大小河流水涨满,惠州人把这叫作“龙舟水”,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惠州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

赛龙舟的程式主要有:起龙(祭龙)——下海(游龙)——赛龙夺锦。各个程式都有具体的仪式和操作细则。据《惠州民俗》记载,竞渡之时,呐喊不绝,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红”(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贴满纸币),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奖者的龙船往往把“花红”插于船头,沿江而上,以显荣耀。龙舟赛完,人们把舟抬上岸,择日深藏沙滩之中,待来年再用。而今,惠州端午赛龙舟规模更大,寓意更新,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2012年的中华龙舟大赛,每届均在惠州举行,至2016年已连续办了五届,现已成为全国顶级的龙舟比赛,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各路高手竞相参赛。

探亲。年节探亲,乃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境内俗话有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欢欢喜喜走亲戚”。端午节的第二天即初六日,为节后走亲探戚之日。过去境内妇女一大早就携带着子女,备上粽子、猪肉、鸡肉等应节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转妹家)探亲。娘家也忙于劏鸡磨豆腐,为准备丰盛的饭菜张罗一番。现在,不少人家探亲时间也较为随意,节前不少亲朋间已相互送粽子,互致节日祝贺。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在这古老的传统节日里,让我们品茗尝粽,回味乡俗,把酒相庆,共话升平……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