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广东台山“七月节”

云辰桑2024-01-01

广东台山“七月节”

农历七月到了“七月节”随即登场。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农历七月,节日多多,有七月节、乞巧节、还有插香节,颇为重视这些节日的台山人在这个月里如过年一般准备着。

这个“七月节”并没有限定某一天,一般情况下,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初六这几天内,任选一天即可。在做节之前,各家各户都买回一叠甚至是几叠五颜六色的花纸,一张一张卷成圆纸筒,谓之“花衣”。

然后分扎成几扎,以做节时拜祭之用。

传说每年的七月上旬末,祖先的阿公阿婆都要上天堂去“睇会”,要让他们穿得漂漂亮亮去才是,那些花衣就是后人送给他们的衣服。

“七月节”那天,各家各户大排筵席,为祖先送行。

拜祭时,要烧花衣及地府钱,好让祖先盘缠充足,在路上畅通无阻。

而菜肴中必有鸭,说鸭的爪子用来“划龙船”,以让祖先尽快进入仙界。

七月初六是“乞巧节”

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煮凉粉、糖糊、芝麻糊之类的甜品,还买来香蕉、龙眼、苹果、菱角等,作为乞巧的供品。“乞巧节”台山人称之为“慕仙”。

作为供品的甜品,一定是八碗——因为“织女”的七姐妹加上“牛郎”刚好是八人。以前,人家的姑娘们还拿来针线向织女“乞巧”手艺,现在,这一环节已经取消了——毕竟时代进步了,姑娘们不用做针线活了,但“慕仙”这活动仍然兴旺不衰。

七月初七的早上,一些老人家还专门装些井水回家储存,认为这一天的井水最清洁,永不生虫。如果家中有人生脓疮,就拿出“七月七水”开药粉涂之。

七月三十晚“装旺香”(又称“装地香”)

所谓“装旺香”,就是点燃拜神用的香,绕着自家的房屋墙脚,一支一支或三支三支插在一起,密密麻麻插满墙脚四周。是日,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就点燃一大把一大把的香,插满自家房屋四周。一时间,大小村庄、大街小巷,香火弥漫,远远望去如火龙一般,蔚为壮观。“装旺香”其意是庆祝平平安安渡过七月这个“鬼仔节”。

七夕慕仙,各镇街风俗也不一样。

据《台山百科全书》介绍,台山“慕仙”习俗由来已久,农历七月初六之夜(夜深零时是初七),家家户户拜神,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及姻缘美好。清光绪十九年编纂的《新宁县志》记载:“诸女子于广厅设鹊桥,陈瓜果,焚檀香,蒸巨烛。向空叩礼,曰迎仙。自三更至五更,凡礼拜七次。因仙女凡七也,曰拜仙。女子穿针结彩称乞巧,又叫慕仙。”

《汶村古城》介绍,七月七日幕神仙是一些年轻少女的事。此前,所有幕神仙者用绿豆养出了一些巧菜,到时又买些糕点、饼、菱角、凉粉等东西放在阳台上供奉神仙,自己则躺在请人搭好的竹棚,叫“神仙棚”睡觉过夜。

七月七日凌晨,汶村妇女们还要到河里挑水。如果用罇或瓶装起来,百年不腐。人们有时用七月七水调药。七月七日早上,做母亲的为儿女拜契妈,祈求孩子快高长大,活泼聪明。

现在一切从简,台山各镇街风俗略有不同。

七月初六晚,台城和三合镇多数人家,在天台或门口等空旷处,摆出桌子,供奉七种水果(菱角也算其一,且为必备品,一种水果七个)、七杯茶、七色纸、凉粉或芝麻糊,点上七支香。

据都斛的朋友介绍,他们家与台城地区差不多,只是祭品多了白糖水,而且所有祭品数量都为八,“七份是七仙女,还有一个牛郎”。少女是主角,陈妈妈以前哄女儿们拜神总会说:“拜了就跟七仙女一样漂亮哦。”此外,根据传统,这还是除了春节以外,她家唯一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吃饭的节日。

斗山镇的朋友说,他们小时候要煮糖糊祭拜。糖糊的“样子跟香糊差不多,不过韧一点,还撒点芝麻”。

来自海宴镇的小伙伴称,七月初七早上,她们会拜“契妈”,祭品与台城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份“大面”。据其介绍,“大面”是一种很宽的面,比河粉还要宽。她们提前到市场买一些生的大面回来,拜神那天,用煮好的黄糖水煮熟祭拜。

如果是认了七仙女为孩子“干娘”的台城、三合镇人家,会在初七凌晨或当天一早祭拜。七杯酒,七杯茶,一只鸡,一条猪肉,一些水果,还有发糕、糍仔等糕点。喜欢吃糕点“甜圆”的人家,还会买一些“甜圆”祭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