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学宫又称“孔庙”,位于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有“粤东古建筑明珠”美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国民政府东征军第一、二次东征进入揭阳,周恩来同志在此办公。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指挥部领导人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学宫现存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不仅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学宫,也是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穿越繁华的步行街,绕过错落有致的民居,来到韩祠路口东侧,内嵌花岗石横匾的巨大照壁静静地矗立于喧嚣的闹市,明代兵备道楚人杨芷所书的“太和元气”四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刹那间,游客们浮躁驿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肘行膝步,开始感受这座历经沧桑而又有着厚重人文历史的古建筑。
对于大部分在市区长大的揭阳人来说,学宫是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学宫对面的老市场,学宫门前鱼跃龙腾的照壁,大成殿前像滑滑梯的御道石都是孩童流连忘返的地方。对于向来尊师重教的揭阳人来说,记忆中少不了有长辈的耳语:“这是孔庙,拜拜孔子,保佑你学习进步……”镶嵌在人们记忆的学宫及其流传于街头巷尾的故事,总是能把人们带回到童年时代。而这座浓缩了近千年儒家文化精华的庙宇本身,同样有着不平凡的过往。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揭阳设县治于玉窖村(今榕城区)。当时,县级以上一般均设立学宫于文庙中作为官学。同年,揭阳学宫开始兴建,距今已逾800多年。从宋至清,揭阳学宫历经规模不同的35次修缮、调整和扩建。清光绪二年至七年(1876-1881年),又经长达6年的修缮、改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高台基殿堂式结构,庙、学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即以中轴线为孔庙、东西为县学及配套设施的三路五进建筑格局。学宫广场的主格调也采用明清建筑风格,同时融合潮汕传统民居特色,如山墙以及骑楼的外观,吸收徽派建筑的风格,墙线错落有致,色泽典雅大方,放眼望去,斑驳的红墙、碧绿的屋檐和凌空的飞桷等一一映入眼帘。
此外,设计者还充分运用色彩鲜艳的嵌瓷、精致的木雕等富于潮汕特色的建筑语言来诠释揭阳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从总体上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古意的建筑氛围。
学宫的主建筑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大成殿是整个学宫的核心所在,里面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12尊先哲。由于大成殿正前方的御道石不设踏跺,因此对于先师圣哲只能远远瞻仰,这种设计充分展现了对圣贤的崇高敬意。学宫现存21座单体建筑高低大小既不同又相同。各座建筑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但又和谐地融入整体中,互相映衬,协调一致。从整体望去,整个学宫静谧中彰显着庄严,古朴中蕴含着博大。
学宫,作为封建社会时期文化教育重地,既是各地祭祀孔子的场所,又是当地儒学教官的衙署和生员学习之所。自宋至清,揭阳学宫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为揭阳赢得“文化之乡”美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据载,自宋代揭阳开辟学宫为县学以来,揭阳科举人才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宋代揭阳中进士14人,元代2人,明代32人,清代文进士10人,武进士14人。明清两代揭阳中举人近300人。
由此可见,自宋代以来“揭阳多士天下都”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至晚清,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废除尊孔读经的旧教育,学宫县学遂被废止,百年科举路就此凝固。旧瓶装新酒。废止了旧式教育的学宫仍然担负起教育场所的功能。据介绍,民国时期的县立简易师范、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元龙镇中心国民学校、毓秀高等学校、文华学校等都曾这里开办过。
然而,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教育场所,还不足以让揭阳学宫具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除了作为封建社会揭阳唯一的官学,揭阳学宫也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3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第一次东征到达揭阳,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就在揭阳学宫大成殿后的崇圣祠东厢房。周恩来在此主持召开政治部会议,通过了《军队经过地方政治工作案》、《组织行营医院案》两项决议。11月,第二次东征时,周恩来仍然下榻于崇圣祠。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同志率南昌起义军叶挺、贺龙部队5000多人第三次来到揭阳。部队政治部设于崇圣祠。与此同时,彭湃率领的东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部也驻扎在学宫的东庑。周恩来和叶挺在崇圣祠听取各部的工作汇报,也曾在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在周恩来的关怀和指导下,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学宫大成殿成立。周恩来同志三次入揭阳都在学宫生活工作过,为揭阳乃至潮汕地区传播了革命火种,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奠定坚实基础。随后,由于兵燹天灾,揭阳学宫遭受战火的破坏,至今崇圣祠前仍留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揭阳学宫的痕迹。这是日军侵华犯下滔天罪恶的又一有力佐证。
正因为有着这么曲折而辉煌的历史,早在1957年,揭阳学宫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身份,成为揭阳学宫的护身符。文革时期全国大部分孔庙被拆毁,而揭阳学宫因这一身份得以躲过洗劫,较好地存留下来,成了榕城闹市中一处世外桃源。1978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命名揭阳学宫崇圣祠“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1986年6月至1991年12月,揭阳县人民政府对学宫进行了局部修缮;2007年底,揭阳市委市政府做出按清光绪年间格局全面修缮、复建学宫决定;2000年10月,揭阳学宫被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揭阳学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圣域得以重光。用揭阳诗人东篱香的《调寄〈江城子〉》来描绘今时的揭阳学宫再贴切不过了:“崇阶玉殿焕辉煌,转庑廊,仰祠堂,瑞霭氤瘟,飞凤逐翔凰;锦鲤文鳌争活跃,云化彩,日升光。海滨邹鲁称名邦,水共山,气泱泱,人杰地灵,华国有文章。几度沧桑都过尽,添绿树,护红墙。”
现在的揭阳学宫,还是揭阳市博物馆。这里展出藏品计有陶瓷器及出土文物2000多件,古字画900多帧,古书籍4000册。宋刻本的《诗经》、清光绪年间刊行的《易经》、民国时期的《论语》等都是其中的珍品。揭阳学宫曾策划和展出《孔子·儒学》、《科举考试》、《揭阳出土文物》、《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等专题陈列。此外,每年还配合有关活动搞专题展,为学龄儿童举行“开笔礼”。每次来揭阳学宫的游客,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接受一次深刻的人文、历史、革命教育,获益匪浅。
如今,揭阳学宫沧桑过尽依旧火热,在时空的交织和人世的流转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在粤东文明的积淀中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不朽传奇。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