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的数量、品种、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开封菊花,不但花朵肥大、色泽纯正,而且高矮适度。菊花品种多达1200多个。菊花被确定为开封市“ 市花”,把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28日定为菊花花会会期。
开封栽培菊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就已驰名全中国。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篇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科……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当时“禁中与贵家皆赏此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到了明、清时期开封养菊之风更盛 ,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还有“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每年金秋10月举办一届开封菊花花会,同时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1994年,开封市第十二届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中国开封菊花花会确定为省级节会,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菊花花会”的会期。自2012年10月18日,开封菊花花会更名为开封菊花文化节,此次更名表明开封菊花将以一种文化形式向世人展示开封独特的魅力文化。
开封菊花产于河南省开封市境内,主要分布在 南郊乡、 西郊乡和 龙亭区等。
开封是河南省菊花栽培研究中心和菊花培养基地,有菊花品种1000余种,在菊花栽培、种质资源引进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但保留和引进了较多的菊花品种,也向国内外许多城市提供了品种。栽培形式有地栽、盆栽、还有水培,用于菊展和销售的有大立菊、小立菊、塔菊、艺菊、悬崖菊、盆景菊、多头菊、独头菊、案头菊、嫁接菊等。以种植菊花为主的开封市 南郊乡被命名为“中国菊花之乡”。
开封市除每年举办菊花花会外,还积极组织菊花精品和新品种参加中国各地的菊花展览。通过长期的技术和品种交流,开封市养菊水平不断提高,开封菊花享誉全中国,取得了6个“全国之最”:由17株菊花巧接而成的菊花长龙长60多米,“长”为全中国之最;挺拔玉立的塔菊高达65米,“高”为全国之最;巨如磐石的大立菊直径5.5米,“大”为全中国之最;独具情趣的案头菊盆小株矮,“小”为全国之最;花色斑斓的九本菊,全中国独创,“新”为全中国之最;嫁接而成的悬崖菊拖垂4米有余,“巧”为全国之最。
开封菊花在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菊花品种展览中连年夺冠,五届菊展均取得了金牌第一、奖牌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
在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世界级的菊花专项比赛中,国内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河北等21个省、市、自治区参赛。开封市精选了101件菊花作品,派专机送往昆明,代表河南参加竞赛。开封市以菊花栽培技艺高超、参赛作品多、菊花长势好、花朵硕大、色泽纯正、枝肥叶茂而艳压群芳,夺得最高奖3个大奖中的2个,金奖11个,银奖8个,铜奖2个,共获奖24个,荣获“四项第一”,即大奖总数第一,金奖总数第一,银奖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开封菊花独领风骚,再一次印证了“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称。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