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大年,民谣“年三天节三顿,中秋重阳半暝顿”。大年是福安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家俱用具,洗涤被褥、衣物。此间,呈现一派繁忙。女婿给岳父母送年礼,亲友送寿礼、贺年礼等。此类送礼活动相继进行,那些在外地做工、求学者,也大都在年底回家过年。以至“年底”行人络绎不绝于路。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福安也是神放假的日子,众神都回天上开年会。
在福安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每家灶台上摆列米酒、饴糖、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折元宝,由家中年长妇女致祭,大意是要求灶君隐恶扬善,“好事奏上天,孬事丢路边”,以免上天降祸。祭毕,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酒,尽欢而散。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
在福安一家子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是件无比重要的事,多少游子赶着回家过年就是为了这顿团圆饭。
除夕之日,举家大小理了发,洗过澡,傍晚就早早摆上酒菜,燃放鞭炮,阖家团坐吃“做年暝”。饭桌上忌讳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夜间人们在住宅里帖新年画、春联,住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年”。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阖家团圆、大吉大利。灶膛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并在器皿上帖红纸剪成“喜”、“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这夜儿孙要等子夜之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大人给小孩压岁钱。
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还有补充的说法,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比如:正月初七是汉族传统节日“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人日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初一,旧时家家争先挑“年头水”,陈设果肴以祭祀祖宗,焚香、放鞭炮,以示辞旧,今祭祀祖宗已极罕见。早晨,大人小孩穿新衣服喝过冰糖茶用过早餐,或去亲友家拜年,谓之贺年。此期间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刚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而初二由于福安的特殊风俗,也是不可以拜年的,因此只能在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说是“初一吃药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药。
说是“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说是“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针眼”。
说是“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说是“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过在当今社会,当孩子们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紧,只要大人们赶快说上一句:“岁(碎)来(了)好,岁来好,岁岁平安”,也就化凶为吉了。
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福安的初二是不拜年的,俗称“白年日”,忌串门,是祭奠死者的日子。这天淩晨,丧家在大厅设灵牌、挂挽联,供猪头等祭品,点烛焚香哭祭亡灵。祭毕邀亲友吃“白年酒”,餐毕,有不致谢、不擦嘴即自回家的规矩。
据《福安县志》第三卷兵食志户口篇记载:本朝(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3年)城关共有7100户,25633人;而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7年)即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60年)倭祸之后:城关共有6561户,22184人。
嘉靖三十八年除夕夜,倭寇乘福安城关人民过年,疏于防范之际,里应外合,攻入城中,大肆杀戮,死伤惨重,城中大多家中均有亡故。因为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按习俗本应该热热闹闹的过年,可家里死了人要办丧事,怎么办呢?大家相约,第二天(初一)先把丧事搁在一边,等过了年第二日(也就是初二)再办丧事。于是大年初一那天,大家仍旧按往常一样,到亲朋家逛门拜年,第二天(大年初二)就闭门办丧事,家中没有丧事的也不出门,以免冲撞。三天后,也就是大年初五,尸体收敛,法事作毕,就上山埋葬。因此大年初二、初五福安人不互相逛门拜年的习俗就这样形成并延续了下来。
这天也是福安人的纪念日或者说是悼念日,纪念(悼念)那些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
由于福安特殊风俗,大年初三是个拜年的热潮,这天刚过门的媳妇开始回家拜年,很多寿宴也会在这天摆。
初四神下降,有“接神”的习俗。家家户户准备牲礼、四果、生仁等,焚香燃烛烧元宝迎接。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这天也是财神的生日。
而福安的初五也是不能到别人家拜年串门的。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是地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土,甚至不能扫地。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福安每年也都有举办大型灯谜活动,事先透露下,今年的灯谜有扫二维码猜灯谜活动哦,敬请期待。
清代,民间庆祝活动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到二十六日才结束。街市张灯结彩(号称“结灯暝”)迎铁机,掏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舞鱼龙灯,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於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
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结灯暝”之俗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
元宵之后,坂中每年都会举办请林盟公、陈靖姑等活动,届时有铁技等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城镇单位纷纷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人们吃过“元宵暝”,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