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清村
地名:孟公清村 | 隶属:方下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2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孟公清村隶属莱城区方下镇,位于莱城西北6公里,东北至高家洼,南与耿公清村紧邻,东为赵庄铁矿,西至孙丰邱村以东大埠岭。西为平原,东为丘陵,盛产小麦、玉米,原产大马,耕地1190亩,463户,1553人口,共有十几姓,其中孟、王、崔氏人口居多。 孟公清村与崔家台子为一个行政村。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封邱保•孟家矿坑”。 据《孟氏谱》记载:洪武二年,邹县亚圣宗府派孟伯达到莱芜止赢祠作奉祀生。盂伯达于白龙店安家。后裔繁衍,支系分迁。孟矿坑一支于景泰二年迁至该村。 盛唐时期,就在赵庄开过铁矿,因邻村多以矿坑取名,以此名村,冠以姓氏,曾名孟家矿坑,后演变成孟公清。 崔家台村的孟氏是在清光绪年间发洪水后从孟公清村搬至崔家台村的,崔台子村的王氏则在同一时期从高家洼村搬迁而来,崔氏则是明洪武年间以前的老山东人氏。 解放前,崔家台的孟氏由孟公清村进行行政管理,王、崔氏则由高家洼进行行政管理.自1953年至1956年崔台子孟氏组织“同顺初级合作社”,王崔氏为“同福初级合作社”,孟公清村则组成一个合作社。初级合作社是由公清乡政府命名的,到1957年农业合作社热潮时,才由两个村的三个初级合作社,加耿公清村的初级合作社合并为“远大高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和耿公清分治,都加入方下人民公社。 孟公清在1994年建立公清大集,每逢二、七为集日,是方下镇东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繁荣。 抗日战争时期在区长孟宪民的领导下,该村的地下党员游击队员发展到几十人,为抗战作出过一定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原先参军的两名同志已是师团级干部,他们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现已离休。 在淮海战役中,民兵参加支前,小车100多辆,担架60副。莱芜战役中,妇女做军鞋,向前线送饭,送水,护送解放军伤病员.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指导员孟兆潭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坚守阵地,在与敌人的肉搏战中,光荣牺牲,年仅23岁,荣立二等功3次。1985年4月,青年民兵孟宪清因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被共青团莱芜市委授予“舍己救人好青年”光荣称号。孟宪清生于1962年,在校读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85年4月18日13时,本村一少年穿衣跳人拦河堤中游泳,被杂草缠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孟宪清和亓玉明听到呼救声,立即脱去外衣下水抢救。经几次努力,才将孟宪清托出水面,在众人的配合下救上岸,但因孟宪清落水时间长,未能救醒。1985年7月9日,市委、市人民武装部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基干民兵孟宪清、亓玉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见义勇为的献身精神。为了表彰他们的事迹,0泰安市委、泰安军分区决定为孟宪清、亓玉明同志记二等功。孟宪清追认为烈士。 孟公清村有一老寿星孟王氏,生于1893年,享年107岁。在庆贺他“百岁寿诞”时,市委、市政府、镇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庆典活动。这位经历了“三个朝代”的百岁老人蕴藏着一部风雨沧桑的历史,他的一生勤劳、质朴、善良、乐观、豁达。 孟公清自解放前就有私塾学校,解放后改为村办小学,以后又办起附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附中合并为公清中学,村里热心投资办教育事业,为四化建设培育了各类人才。 孟公清在明清年间就有许多人从事建筑业,现有中小型建筑施工队十几个。他们活跃在莱钢、泰钢、莱城的各个建筑工地上。孟公清村村办企业有砖瓦厂、小铁矿、地毯厂,安排剩余劳力几百人,私人经营的商业、养殖业、运输业几十家。村中街道宽阔,整齐,宅舍美观、大方、整洁,已成为富饶而又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以上内容由网友"Michael"分享。]
以下与孟公清村相关信息:
以下孟公清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