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东 > 莱芜 > 地名

嘶马河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嘶马河村隶属:方下镇
行政代码:371202102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行政级别:村
  嘶马河村地处方下镇东部,距镇政府2.5公里。村南是汶河,村北与安家台子村相邻,人口1700人,耕地1050亩。  据《焦氏谱》记载,嘶马河村建村于明初,因址在嘶马河东岸以河名村。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世传汉韩韶乘牝,马牢县邑及旧留之。其马嘶于河上,故名”。该村有焦、李、亓、徐、霍、王6姓。不分姓氏众寡,全村人和睦相处,一齐为嘶马河村的发展尽心尽力。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辛庄保•嘶马河”。解放前该村为鲁西区所辖,后为方下区所辖。之后改为方下人民公社、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旧泰莱公路从村中贯通,高速公路由村南侧穿越。村庄西南角有蔬菜市场,水泥硬化地面50亩,市场棚52间,设立了综合门市部,农历逢三、八为小集,逢一、六为大集。银行储蓄所、邮政、工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全。  嘶马河之所以兴旺发达,源于村里人思想先进。1953年春天进入初级社,村中焦传记为负责人,党员焦传松、焦传禄为骨干。当时县委把嘶马河作为推行合作社试点单位。1954年秋至1957年,推行农业高级合作社。王家方下、时家方下、谷家台子、安家台子、姚家岭、北十里铺、南十里镇,包括该村共8个村,组成一个高级社,统一核算,一杆称吃饭。土地统一调整,社长是当时泰安地区第一个初级社的带头人王登福。1963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嘶马河村人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大灾之年夺得了平均亩产463斤的好成绩,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称号。1980年与王家方下等村分开,成独立行政村。  嘶马河位于莱芜交通要道,属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嘶马河修筑炮楼,安设据点。两圩子设在现在通往牛泉路叉口,蔬菜市场西南角处。其中一个圩子当时面积约60米见方,呈方型,圩内中间三间五层楼,为信、防、观、哨用。楼四周外有木寨。日军人住的圩子东北200米处,为汉0三区的圩子,其围子东西40米,南北50米,圩子东南筑2间5层岗楼,形成把守泰莱公路的两个据点。1945年6月,根据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的指示,在军分区的张营长、莱芜县-长李林泉的指挥下,由内线人员里应外合,首先炸毁敌人火力最强的东北炮楼,大部队顺利攻入,全歼伪莱芜县大队,共炸死、击毙敌军70余人,缴获步枪40余支,除敌大队长王海涛1人逃跑外,其他253人全部被俘。  嘶马河水源条件极好,物产丰富。解放前,家家种大马,户户种西瓜。西瓜个个沙瓤,十里八乡有名。嘶马河人思想进步,1957年用上电,同年用上电机抽水机浇地。当时县委书记在村包点,为1958年山东省三个红旗单位之一。1958年在村南汶河滩栽植苹果村3000余棵,梨树1000多棵,占地200多亩。盛果期年产近60万斤,属泰安地区林业局的点。1978年退林还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嘶马河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988年在市农业局技术员指导下,村民亓延苓建立全市第一个温室。随后,家家户户兴起了大棚热。到现在,西红柿、黄瓜、扁豆、芸豆都能在正月上市。1991年建起蔬菜批发市场,市场热潮日300多辆机动车,日吞吐量为300多吨,属莱芜市最早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为进一步推行温室,1991年镇政府高薪聘请辽宁瓦房店陶技术员指导建温室,温室大棚发展迅速,现已有温室185个,搭棚1050个。1978年春许秀香成了嘶马河村大棚种植西红柿的第一户,在十几年的蔬菜种植过程中,她经过学习、实践,积累了一套成功的蔬菜种植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能人”。在村支部和妇代会帮助下,她挑头成立了蔬菜研究会,并以协会为基础,使全村几乎100%的妇女参与了蔬菜种植,最低的每户年纯收入达万元。嘶马河村民焦树庆1988年在鲁西村创办了全市唯一的蔬菜种苗场,既为自己拓出了新财路,也为莱农提供了示范学习场所。1992年嘶马河村有十几个种植能手被聘到省内外各地去指导保护地蔬菜生产。  1999年莱城区批准嘶马河为区级经济园。现已发展从业人员达1800人,形成嘶马河商城规模。李传彬等人为保障蔬菜生产物资的正常供应,在该村附近带头建起了货栈,随后货栈越建越多。货栈根据蔬菜生产季节,供应优良菜种、地膜、肥料、农药等物资。  嘶马河教育发展较早。1938年以村西三间土地庙西房作教室,建起学校,学生20多人,亓鸿礼任教。解放后,注重教育投入,建起标准较高的小学、联中。1968年至1974年先后接受济南上山下乡知识青年9名,他们于1978年后陆续回城安排就业。  嘶马河村是一个集文化、经济-发展的村庄。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下一地名:兰沟崖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Paul"分享。]

以下与嘶马河村相关信息:

以下嘶马河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