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山村
地名:上方山村 | 隶属:苗山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5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上方山村位于莱城北18公里处,西临大冶水库上游,北接长勺之战古战场—长勺,与齐长城相望;东行8公里为苗山镇驻地,辛大铁路与博莱高速公路在村东南4公里处相交。南北走向的劈石山的主锋在境内拔地而起,是方下河一条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全村现有262户,820口人,耕地824亩。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朱姓由山西迁此建村,因址四面环山呈方形,曾名方山。因方山河沿岸(方下河的支流)有3个方山村,本村在河的上游,冠以“上”字,故名上方山。村中现有于、吕、张、焦、毕、任六姓,于姓居多,所以又名于家庄。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憨厚,村民勤劳勇敢、坚强。村盛产花生、地瓜、谷子,矿产资源丰富。 民国初上方山属莱芜县第六区;1941年春莱芜划为三县,属莱东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区划未变;1951年划为苗山区:1958年划为龙角乡;属苗山人民公社铜山管区;1984年归苗山办事处,铜山乡;1985年撤处并乡,属见马乡方山管区;2001年合乡并镇,属苗山镇方山管区至今。 上方山村民的生活,自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起揭开了新的篇章。1949年秋,上方山村政府成立,1955年成立初级社,共有150户,社长于行道。1958年上方山与中方山村联合成立了高级社。1964年上方山村曾分地到户。1983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民开山、围堰、平坟,以补耕地不足,增加耕地60亩。1968年以前,上方山村水源条件很差,只有3眼小口井,水浇面积仅有3亩,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村民勉强得个温饱,如遇旱涝,大部分村民是粮缺半年。1958年,以焦念增为支部书记的一班人组织村民修建了建村以来第一座小塘坝——柳沟坝,蓄水3000立方,村民在奔向水利化的道路上开始起步。在此基础上,又在柳沟修了第二个塘坝,蓄水2万方,成为柳沟连环坝,两个塘坝扩大水浇面积20亩。 上方山村民尝到了兴修水利的甜头。1970年以于春先为支部书记的一班人又带领全村老幼又修建了北沟小水库,蓄水12万平方,同时在水库北面修建了上方山村有史以来第一座石拱扬水站,扬程28米,并挖环山水渠1700米,增加水浇地160亩。 1976年先后又修建了东峪水库和向阳水库,蓄水量分别为14万立方和35万立方,相继在向阳水库又修建了一座扬程32米、质量较高的石礅扬水站,两座水库的建成,又增加水浇地200亩。上方山村全部实现了水利化,生产条件和村民生活日益改善。1977年修建了家林水库和老西沟水库。 1974年至1977年村民开始了对西岭和西沙河的治理。在村西改河造地的同时又建起了两处大口井,整个西岭通过深翻整平建成了高标准的大寨田,村西全部耕地一下子成了当时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的样板田。 1987年以吕宜庆为支部书记的一班人审时度势,上方山村实行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在劈石山、北山、南山、黄山子两侧建立了500亩果园,内植苹果、桃、山楂、板栗等果树,成为较有名气的林果专业村,现在已成为上方山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针对卖果品难的问题又一鼓作气于1996年修通了方山通见马的公路。 上方山村民自明洪武年间在此定居,现在已有600余年。勇敢、朴实、憨厚的上方山村民,在祖先留给的这片热土上生存不息,绵延不断。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辱先人,站在时代的前列。现在他们正以新的姿态,招才纳贤,为把上方山的两个文明建设推上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而努力奋斗着。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以上内容由网友"Grace"分享。]
以下与上方山村相关信息:
以下上方山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