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东 > 莱芜 > 地名

闫桥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闫桥村隶属:杨庄镇
行政代码:371202109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行政级别:村
  闫桥村位于莱城西18公里处,杨庄镇政府驻地东南部3.5公里。南与牛泉镇吕家小庄隔汶河相望,北邻杨庄镇的小桥沟村,东与方下镇的西五龙口接壤,西为马家庙村。新旧泰莱公路穿村而过,南依汶河,北靠长埠岭,村西南水沟上的大桥(闫桥)是自古以来泰莱交通要道上的必经之桥,所以闫桥村小有名气。现有人口469人,耕地755亩。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莱芜全图”标注“闫家桥”。据村中关帝庙碑记载,元末闫姓建村,原名大闫家庄。自1957年后,以桥名村,与小闫桥合为一行政村,取名闫桥村。  据传闫姓建村后,为了种地方便,闫姓兄弟分家,弟弟又在村北约半里路盖房耕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小闫桥村。大约在元朝末年,闫姓外迁,从此闫桥村就没有姓闫的,只存有闫家的墓地在此。现全村有魏、李、王、徐、刘、陈、吴、许、朱九姓。  该村1939年以前隶属毛埠保;1939年后隶属杨庄区(九区);1951年至1953年划归鲁西区(四区);1953年至1955年又划回杨庄区(十五区);l958年3月至10月撤区建乡划归鲁西乡;1958年10月又划回杨庄人民公社;后公社改名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民在此打的一次漂亮伏击战—闫桥战斗。1944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四日),敌伪吴化文所属何芳部队600余人,从泰安东来。闫桥村地下党奉军分区指示,派村民张清锋等人假装民夫推着小木车在泰莱公路上观察敌情。适值敌军走得人困马乏,敌人便让张清锋一伙给他们推着0物品。张清锋一伙见机行事,就把0结结实实地捆在木车上。此时,我军早已暗暗埋伏在大闫家庄,在庄南屋脊上布上了机枪,等着敌人进入我包围圈。当敌军走到闫桥时,突然-齐鸣,紧接着冲锋号声响起。敌军还没解下枪还击,大部分就命丧黄泉。我军战士像箭一样冲了过去。下午一点左右战斗打响,不足两个小时结束战斗,俘虏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于是“闫桥”的名声也就随之响亮起来。  闫桥村,旧社会还有数座神庙,这些神庙的建立充分表现了旧社会人们无法与大自然抗拒而却期盼能过上好年景的心态。其中村西的龙王庙,庙门上的一副对联写道:“雷一声惊天动地;雨三阵沟满河平”;横批是:“风调雨顺”。庙内有四座神像:龙王、风婆婆、雨婆婆、牛魔王。当天旱时,老百姓就把“龙王”抬出来,向它身上泼水,放在太阳下暴晒,以此逼迫“龙王”降雨。  闫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6年就有了闫桥村第一批0员,他们是刘玉吉、王洪才等。闫桥村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同敌人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共和围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大动参时,青年人纷纷报名参军,当时青年书记李振江(19岁)带头参军,妇女干部康叶玲送郎(李振昌)参军,一时传为佳话。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村人李光兴、李振昌、李振雨相继积极报名去朝鲜参战。  闫桥村人一向重视教育,因为村小,人穷,直到1959年8月,才首次建起闫桥小学。1984年10月,撤销闫桥小学合并到大桥沟小学。同年,李振河之子李兴江考入泰安师专,是闫桥村第一个大学生。2001年8月,王胜斌之子王建利考入山东农业大学,这是闫桥第一个本科生。  闫桥村人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战天斗地,治山治水。1975年就成立了农田建设专业队,号称“铁疙瘩队”,他们将闫桥的荒地、茅草滩,整成了稳产高产的良田。  2002年开始,村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决定在家南洼地种姜种蒜,家北岭地栽桑养蚕。由于调整的种植结构合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也相当可观,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  如今的闫桥村人,电灯、电话、电视机一应俱全,过上了和城市一样的幸福生活。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下一地名:张里街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Bill"分享。]

以下与闫桥村相关信息:

以下闫桥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