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村
地名:李宅村 | 隶属:田市镇 |
行政代码:331024104 | 代码前6位:331024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车牌号码:浙J | 行政级别:村 |
在水运繁华的时代,仙居借着永安溪之便,一直是台州与金华、江西、安徽等内陆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物质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碰撞。习习吹来的徽派建筑、东阳木雕之风,经过数个世纪的融合与积淀,成就了仙居三透九门堂这一独特的乡土建筑风格,三透九门堂为连进式四合院家族建筑群落,雨天可以在门堂里随意走动而不淋雨,以大气、典雅、精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成为孕育仙居传统耕读文化的摇篮。李宅就是散落其中的一颗明珠。 一侧是数排三四层高的现代砖瓦房,一侧是马头墙高耸、近百间房子连绵的三透九门堂,在李宅村,时光仿佛在瞬间穿越了千年。李宅村是仙居李氏的主要聚居地,先祖李守贞原本居住在温州永嘉苍破村,南宋时为了避战乱,从温州迁到此处,至今已历经了17代,生活了近1000年。李氏家族自古文风鼎盛,永嘉“耕读传家”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南宋以来,李宅曾出现过六位进士,堪称“一门六进士”,是仙居乃至台州首屈一指的“进士村”。 古村祖训 编辑 村落选址如此精心,为了营造整个家族的繁衍生息,祖祖辈辈更加费尽心思。自李氏迁徙至李宅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整个家族的最主要信仰准则,家族之所以昌盛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李氏的始迁祖李朴在南宋建炎间举家来此,作为饱读四书的他深知读书对于后代子孙的重要程度。为了使儒家思想能够在家族的世代传承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在家族宗谱里的“十训八戒”中得到充分体现。所谓的“十训八戒”具体是“训为子、训兄弟、训夫妇、训交友、训为士、训为农、训为工、训为商、训持家、训为官”,“一戒不孝、二戒不悌、三戒0淫、四戒窃盗、五戒-、六戒酗酒、七戒匹配、八戒身充贱役”。在“训为士”中对儒者学士的标榜是“士者人中之秀,儒为席上之珍”,而“训为官”中却一再强调“职无虚设,禄岂妄干,学古然后入官”。由此,家族的先辈对于读书人的道德追求尽乎理想化。 非物质遗产 编辑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仙居县被入选的2个历史文化村落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白塔镇高迁古民居是吴氏宗族聚居的古村落群,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历史上曾出过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高官。田市镇李宅古村落在历史上处在浙东南沿海与浙西内地山海交汇之地,为台温两地的陆路商业枢纽网点。古民居建筑以“三透九门堂”结构著称,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群,对于研究台州灵江流域的传统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宗族、信仰、风水学等方面提供了典型范本。同时,李宅古民居还是明朝李一瀚御史的故居。 据悉,此次列入首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单的共有646个村落,浙江省上报的43个村落全部入选,其中台州市2个。仙居县上报的2个历史文化古村是台州市唯一被入选的2个。 修身、齐家、济天下 编辑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播出李宅村《修身齐家济天下》专题。李宅村的主题为“修身、齐家、济天下”。这来自于李宅村“十训八诫”族规。李宅村至今已有900年历史,“十训八诫”是李宅李氏的祖训,最早出现在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修编的《乐安李氏宗谱》。至2004年,《乐安李氏宗谱》总计修编12次,“十训八诫”祖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农村的魅力与特色。在李宅村人李益民看来,至今保留完好的“三透九明堂”古民居,是李氏家族和睦、全村一家的象征。村里的每一处建筑,雕栏连画栋、古戏台、马头墙、巷弄、飞檐等,都有一段关于古村文化的故事。 包括李宅村在内,目前台州市共有16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分别为椒江的大小浦村,黄岩的布袋坑村和半山村,临海的岭根村、孔丘村、年坑村和龙泉村,温岭的里箬村和东山村,玉环的白马岙村,天台的张思村和街二村,仙居的高迁村、李宅村和皤滩村,三门的东屏村。 台州市建设规划部门联合其他单位开展村落传统资源调查和档案建立工作,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传统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和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并划定保护范围,提出分类保护措施,引导村落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共1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部编制完成。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保护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空壳村”现象;二是传统村落开发利用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关于开发利用,相关保护单位提出,既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修缮维护,又要充分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 先祖李一翰 编辑 李一瀚(1505-1567),字源甫,号景山,嘉靖七年(1528年)乡试中举,十七年(1538年)进士及第,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为官三十年,廉洁之操“一尘不滓”,至死“囊无长物”,“室庐田产无所增益,妻子婢仆身无美衣”,后世称颂他为“铁面冰心”。时任左都御史的同乡好友吴时来感叹:“李都宪天下第一流人物。”他这样评价李一瀚的为人:一生平易近人,简约稳重,与人相处,忠厚随和好像没有什么能力和主见,但是到了是非利害的关键节点,却观点鲜明,立场坚定,不可丝毫动摇。居官坦荡无隐,宽严相济,但没有一点违背法规之处。平时吃的是粗粮淡饭,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出入骑马,就是贫寒士人也觉苦不堪受,而他却安之若素。 一、慈父心愿李一瀚成为一代廉吏,其父李鑺的影响甚大。李鑺,字尚澄,号环翠,为人正直忠厚,急公好义。因为父亲多病,李鑺弱冠之年就挑起了全家的重担,还担任了“粮长”,负责征收全乡的田赋。当时赋税繁重,乡民交不起田赋,就要被发配远处服苦役。同族兄弟叔伯交不起赋粮是常有的事,李鑺只得拿自家的粮食帮他们代交,久而久之,堂兄叔伯都习以为常了,而他从不放在心上,下次谁有困难,他还是会尽其所有地去帮助。族谱中记载的李家历代“粮长”都有如李鑺一样帮族人贴补田赋的事,可见李家这种忠厚家风是代代相传的。有个族叔祖穷得要卖妻,他给粮给钱,让族叔祖把妻子领回来。有一年粮食歉收,一斗米卖到银二钱,富户皆争着粜粮而不愿意借贷给乡民。李鑺只有数十石稻谷,却只以平常的利息借贷,一颗稻谷都不粜。凡是乡邻间有争执,都要来找他调解裁决,因此家里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而他从来没有感到厌烦。先祖的十数所墓庵,若有损坏都是他出资修理,他还领头创建大宗祠一所,有时公费不足,就自己掏钱贴补,一点也不心疼。李鑺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儿子李一瀚-而且官越当越大以后,他的清醒和自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今皆然,多少-的家属从此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或者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或者充当权力的掮客牟利,或者干脆利用其权力包工程办企业大发横财!当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全家连同鸡犬一起从天堂跌入地狱。李鑺完全相反。儿子高中后,他待人反而更加温厚谦恭,被人冒犯从不计较,甚至连县衙门都不曾踏进去过。李一瀚一开始担任江西安福知县,台州府的王别驾是安福人,专程上门拜访,寒暄客套自然不会少,但言谈中李鑺丝毫不涉及安福县的公事。王别驾屡次设宴邀请他,他却一次也没有赴宴。李一瀚把父亲接到安福享清福,安福的官绅上门拜谒,李鑺一概不见;有人送礼物,一概不受。老人家在安福只住了一月就回仙居了,他清楚的认识到,这么多人对他这么尊重,这么热情,这么费尽心思巴结他,无非是希望他在当县太爷的儿子面前为自己说句好话,而“凡嘱托公事,必枉曲直”,所以他不能留在安福,不能坏了儿子清白的名声。他对儿子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吾得汝为清官足矣。”李一瀚没有辜负父亲的心意,始终“一尘不滓”,连一代0相严嵩也不敢向他开口为干儿子说情,叹道:“李某岂可与言哉!”而李鑺后来父以子贵,敕赠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 二、心系民瘼李一瀚入仕为官,初封为江西安福县令。史载,安福多豪强之族,李一瀚到任后,“入境之初,询问民瘼”,对于普通百姓,总是“与民温温,若家人父子然”;对于世家豪族,只要他们谨守礼法,也彬彬有礼,诚如子弟。但是对于怙恶枉法之徒,李一瀚采取铁腕手段,予以严厉打击,决不宽宥,一时之间“豪右为之摒迹”。当时一些官绅之家为逃避田赋而瞒报田亩风气很严重,他们的赋税因此转嫁到穷苦百姓的头上。李一瀚顶住重重压力,下令重新全面如实丈量耕地,限期完成。他把官宦之家的资料另造一册,亲自批阅,任谁也不敢捣鬼,长期积弊一朝根除,百姓的负担从此大大减轻。作为一个从偏远山村走出来的-,李一瀚深知穷苦百姓的疾苦,始终是百姓利益的代言人和保护者。担任山西按察司副使期间,延边诸郡百姓吃土产小盐,很方便实惠,巡盐御史上奏朝廷,要求禁止土盐,全部改吃官方的池盐。李一瀚上疏力止:边郡崇山峻岭,池盐远道运来,价格上涨五倍,百姓穷苦,谁吃得起啊?此事终于没有实行,边民编了歌曲来感谢他。李一瀚担任江西按察司佥事时,当地有一湖,百姓一贯享采莲捕鱼之利,后来被当地的皇族宗藩强夺占有,百姓无可奈何。李一瀚一到任,立即把湖判还给当地百姓。南昌以前有个刘某,疏浚河道几百里,使两岸田地得到灌溉,沿岸百姓大受恩惠,为他立祠纪念。有熊姓豪族仗势夺河为田,并毁坏了刘祠。河道堵塞,百姓的禾苗得不到灌溉,成为一方之患。李一瀚痛下决心,抑制豪强,使河道畅通如旧。当地有很多盗贼日夜作案,百姓不得安宁,他严厉打击,抓捕判决,决不手软,社会治安大为改观。所有的诉讼审判,他必亲力亲为,细细剖析案情,秉公依法作出判决,使人心甘情愿接受。李一瀚升任山东布政司参议时,恰逢大旱,蝗灾暴发。他亲自上阵,率领民众捕蝗,几日而蝗灭。接着又发大水,淹没民房数千家。李一瀚亲自乘坐小艇实地查看,了解灾情,根据受灾程度予以救济。 三、疾恶如仇与面对百姓时的侠骨柔肠不同,面对权贵豪强,李一瀚则是铁骨铮铮,疾恶如仇。就任安福知县时,一位姓沈的御史到安福,对李一瀚公事公办的接待很不满意,认为是对自己的怠慢,当众大发雷霆。但李一瀚视若不见,安之若素。御史是干吗的啊?专门挑-的毛病上奏皇帝的!沈御史百般挑刺,结果竟然挑不出李知县的一点毛病,不禁深感敬佩。面对御史的称赞,李一瀚居然一样无动于衷,也没表现出怎么高兴的样子。沈御史叹道:“李知县真可以说是宠辱不惊了。”担任江西按察司佥事时,当朝宰相严嵩虽然家在袁州,但产业都在南昌,家人仗势胡作非为,一瀚一点也不顾情面,都依法予以严惩。严嵩当时权势熏天,生性0险,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很多江西士大夫奴颜婢膝自认干儿子,或者与严府的家童奴仆结为兄弟,所以升迁都很快。只有李一瀚与另一位林佥事与众不同,风骨铮铮,矜持自守,所以五六年都没有得到升迁。一次进京,自然得拜会朝廷首辅严嵩,其他-都带着厚礼,多的有“数百金”,只有李一瀚是空手去的。见面时,严嵩对他说:“李先生资历很深了啊。”这句话耐人琢磨,“资历深”就是你李某人在这个“佥事”职位上很久了,一直升不上去,知道为什么吗?想升官吗?知道怎样才能升官吗?李一瀚也有意思,淡淡地说一句:“还有比我李一瀚资历更深的人呢。”升不了官的人多了去呢,无所谓!后来,李一瀚还是升迁了,当了山东参议。当时山东的风气是,官宦人家田地多,但都赖着不交纳田赋,乡里百姓田地少,田赋却交得多,因为官宦家拖欠的赋税要大家分摊补齐。有个编修(官名,属翰林院,正七品)叫梁绍儒,是严嵩的干儿子,最为牛气冲天,一直不交田赋。李一瀚到任后严令追缴,梁绍儒跑去找干爹,严嵩无奈地说:“李某人岂是可以说情的人?”梁绍儒知道势不可挽回,勉强交了一半的粮。李一瀚不依不饶,全部征收才罢手。 四、批逆龙鳞李一瀚任职十几任,大部分时间担任的是“言官”,又称“谏官”,专司对君主的过错规劝之职。所谓忠言逆耳,历史上有“文谏死”的说法,尤其是明代皇帝是历史上最为严苛刻薄的,稍违心意,不管多大的官都有可能在朝堂上“廷杖”致死。所以很多“言官”选择沉默来保全性命。李一瀚在《开言路疏》上指出当时“言官”杜口结舌、三缄其口的风气:“居科道者,搜讦小事以塞责,或泛论迂缓以免祸,至于国家之大典礼,相臣之大0匿,生民之大利病,一切不敢以闻,徒有相与腹诽而已。”但李一瀚不同,他屡屡犯颜进谏,敢于“逆龙鳞、撩虎须”,践行了“职无虚设,禄岂妄干”的祖训。族谱中还留存《谏止南关城壕疏》和《开言路疏》两篇谏疏,字里行间,其为民请命、谋国尽忠的胆识和远见跃然纸上。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蒙古铁骑大规模突入边塞,朝廷大惧,议决于居庸关之南的南关东西延袤二千里,动工筑城墙、挖深濠。御史李一瀚受都察院派遣去实地勘址。经考察,目睹工役苛酷-者不计其数,民房、祖坟被毁甚多,百姓流离失所。李一瀚毅然给嘉靖帝上《谏止南关城壕疏》,直言筑城挖濠御敌是个不可行的馊主意。在东西延袤二千余里区域筑城挖濠,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而今日动用了二十万工,“仅得盈丈之壕,七尺之墙耳”,民间财力已经不堪承担,而且已弄得民怨鼎沸了,旷日持久何以为继?他对已被敌人吓破胆的嘉靖皇帝说,只要“选兵淬锋,分布要路以豫于外;筑墩立栅,屯兵储粮以备于内”,内外夹击,敌人又能逃到哪儿去呢?朝廷最终接受了李一瀚的建议,停止了这一劳民伤财而且示弱于敌的决策。《开言路疏》则严词批评了嘉靖帝拒谏饰非的行为,其言辞之犀利大胆实为罕见,今日读来仍觉酣畅淋漓,又不禁为作者捏一把冷汗。他指责嘉靖帝深居西范专事建醮修道,不理朝政,对九庙化为煨烬,阴谋起于萧墙,北虏侵扰不止,公卿将相贿赂公行,藩司郡县贪酷无忌等等乱象闭耳塞听,反而残酷钳制诤言:“登位以来,屡罪言者,一言触讳,即擒拿箠杖,动至五六十棍七八十棍,其即时致死者,指不胜屈。其有幸而复生者,则禁诸犴狱,或谪之下僚,或编民口外,或遣戍边庭。”导致满朝-杜口结舌,对国家安危置之不问。他指出,历代“愚君暗主纵欲妄动,拒谏饰非”,结果都将步“桀纣之迹”。为此要求皇帝改正错误,为所有受冤屈的诤臣平反,广开言路,以保国家长治久安。嘉靖帝虽对李一瀚的忠言置若罔闻,幸好也没有降罪于他。李一瀚这种“批逆龙鳞以求珠”的大胆直言,颇有古大臣之风。在李一瀚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被连续升迁了五次:升陕西布政司参政,遂转按察使,升山东右布政司,升应天府尹,一个月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可惜天不假年,在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途中,病故于杭州,获明穆宗皇帝诏赐祭葬,并在吴时来等的倡议下,列入乡贤祠。李一瀚墓坐落于东村,文革浩劫中遭毁,墓棺被打开,墓中没有金银珠宝,只见几叶甲带碎片,几缕残骨,几枚棺钉,还摆放着一块约六十公分见方的石碑,-“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字。今墓已重修,石碑下落不明。
[以上内容由网友"Amanda"分享。]
以下与李宅村相关信息:
以下李宅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