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村村
地名:苏村村 | 隶属:河底镇 |
行政代码:140823106 | 代码前6位:140823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车牌号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苏村是2007年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毗邻河底集镇,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全村共850余口人,43名党员,其中:男党员37名,女党员6名。耕地面积1170余亩,主要产业以粮食和莲菜为主,人均年收入3600元。 新农村建设方面 2003年硬化、绿化、亮化、净化了5条主街道和12条小巷道,并在主街道安装了路灯,栽植了冬青及各种花卉,共计3.6公里。 从2004年7月份开始,建成了一座可容纳700余名学生的现代化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小学和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幼儿园。 2005年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围绕集镇的总体规划,支村委在夏后线路上投资150余万元开发了宽28米,长600米的苏南大道商业街,(并配备了一座贮水80吨的水塔)由村民投资建设了300余间门面房,或自营,或出租,切实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2007年被定为省级新农村推进村后,兴建支村委办公大楼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座,办公大楼上下共计15间370㎡,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共计1100㎡,可容纳1000余人活动,兴建了村民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广场一处,配置健身器材9套,为村民农闲时候健身娱乐有了去处。广场共种植雪松、国槐、棕榈、百日红等14种乔木2000余株,种植冬青球、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等8种灌木13000余株。 2008年支村委积极与县农机公司联系,成立了本村的农机合作社,为村民秋收秋种提供了方便。 2009年,(1)为我村小学及村道小巷全部更换了新的路灯。从而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及学生上下学“摸着走”的安全隐患问题。(2)积极与镇信用社联系协调,为养殖户争取贷款,新增养猪户5家,养鸡户1家。(3)通过河底镇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在县交通局大力支持下,河底中心汽车站落户我村。为保障汽车站按时开工,顺利竣工,支村委干部积极与占地农户协调,此项工程的建设,将会拉动我村苏南大街的经济发展。 2010年动工修建了我村南门外至河底汽车站段道路硬化工程,新修道路全长1公里,厚度20公分,宽6米。结合“六个全覆盖”工程,经支村委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在上级部门原定修建40平米的基础上,根据我村实际,自筹资金扩建为60平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为我村村民、学校学生及苏南大街务工人员提供了就医保障。 2010年充分利用河滩,制造良田,增加耕地面积开发沙河滩,把乱石滩变成碧绿如玉、荷花飘香的百亩莲菜田,苏村的莲菜清脆,无渣,可口好吃,亩收入4000元左右。 精神文明建设 (1)从1994年起每逢春节给军、干、烈属、-、孤寡老人买纪念品开座谈会,一直坚持至今。 (2)1996年开始,修缮了老年活动室,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又为老年活动室购置了电视机、象棋、扑克、花花牌、科技书籍,并安排专人负责,使全村老年人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另外,我们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村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3)每年大年初一召开全村人及在外工作人员的联欢会,年年不断,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干群关系。 (4)以徐景平为组长的调解队,专门负责调解村民之间发生的纠纷,争取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将矛盾解决在村里,不造成村民-,保持稳定。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我们成立了专职的村环卫队,专门负责村主干街道的卫生,并为他们配置了环卫工具,制定了环境卫生制度,坚持三天一小扫,一周大清扫。通过广播和两委干部入户与村民沟通,让他们打扫好屋前房后的卫生,现在我村村民已经养成了“早起十分钟,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俗。 近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很薄弱;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三是农民市场意识不强。今后,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倍努力,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以上内容由网友"Scott"分享。]
以下与苏村村相关信息:
以下苏村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