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芹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重庆市江津人。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著作。有“蜀中三张”(张大千、张善孖、张采芹)之誉。
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刘海粟、王震(一亭)、江小鹣等大师。先后在四川各大院校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老莲、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国家。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79年,国务院总理出访英国,曾携其“墨竹图”赠予英国女王,至今仍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也收藏有其作品。1984年病逝于成都。
人物生平
张采芹少时家贫,但他聪明过人,自学成才。16岁时考入江津聚奎中学读书后,苦读不辍,每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并免收学费。
1922年,21岁的张采芹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震、江小鹣等大师。192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四川。在成都,张采芹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他筹资创办了南虹艺术专科学校,还先后应聘担任了四川美专、四川艺专、成都高师、四川大学、四川师大、成都女师、南虹艺专、树德中学等10多所高、中等院校的美术教授。为四川和我国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桃李满天下。
抗战期间,无数人士、机构纷纷迁来四川。成都更是成了文化艺术精英的云集之处。1941年初,为了宣传抗战救国,一群年轻人自筹钱银,在祠堂街挂起了“四川美术协会”的牌子,供职于银行的青年画家张采芹担任常务理事和“总务”。
由于张采芹他们的奔波操劳,成都曾热热闹闹举办了许多画展。其中不少个人画展更是引起轰动,如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潘天寿、黄君璧、赵少昂、关山月、马万里、廖冰如、吴一峰、岑学恭等,都先后在这里一显身手办过画展。其中,张大千一人就在成都举行了6次大规模展览。众多珍贵作品的出现,给蓉城的大街小巷注入一股清新之气,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书画界人士的慕名前来。
兵荒马乱年代,相当一部分才华横溢的画家落魄来川后,不要说举办画展,就连吃饭都困难。张采芹作为当时四川美协的负责人,表现出惊人的豪爽热情,大尽地主之谊。如1942年2月,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来蓉后,在春熙路等地创作《孙中山铜像》、《抗日无名英雄》等雕塑,因通货膨胀,其作品完成到一半就不得不停下。刘开渠整天为经费疲于奔命,他典当了手头所有值钱的东西,还面临破产的危险。张采芹十分着急,他三番五次去找当时的成都市市长余中英、四川美协名誉会长张群等,甚至一次次拿出自己的钱帮助刘开渠。终于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使他完成了作品。近60年来,刘开渠这两尊雕塑成了蓉城厚重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塑像。
1941年春,青年画家关山月一身褴褛流落到成都办画展。为帮助关山月,张采芹深一脚浅一脚出门去找张大千,让他去画展现场捧捧场。结果张大千第一个赶去并豪爽的购买了关山月最贵的一幅画,其他人纷纷效仿,这样雪中送炭接济了关山月一大笔口粮钱。张采芹的义举受到业界内外好评。
1942年夏,远在昆明的潘天寿想在成都办画展,由于交通不便,潘自己不能来成都,他尝试着提出将几十件作品寄来,请四川美协特别是张采芹全部代办。张答应了,他冒着暑热四处奔走,帮助潘天寿成功举办了画展。还有,当年岑学恭等人在成都的画展,也同样受到张采芹的无私帮助。
张采芹等人主持举办的书画展览搞得有声有色,使四川的美术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百花齐放的景象。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高兴地从重庆给张采芹写来信说:“成都的文化艺术氛围如此浓厚,艺术家们的热情如此高涨,实皆有赖于四川美协诸公尤其是采芹、文谟二兄的操劳奋斗,第实为之感佩不已!”。
成都解放后,张采芹又一次表现出大度豪爽。
1950年初,接受清点张采芹总管的四川美协财产时,张采芹不仅将美协的所有财产全部交出,还搭进了自己的许多东西。据当时统计,他捐出的财产共有房舍10多间、家具286件、现大洋100多块;特别珍贵的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的精美山水册页等,另有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名家的一大批珍贵书画精品,共计232件。这其中,有不少古书画是张采芹自己掏钱收藏的,这些作品一直被他视为性命精心保存。但他以大局为重,将这批价值连城、极其珍贵的名古书画及现代名家作品,统统献给了国家。
1962年11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的夫人廖静文女士给张写来一封信,说馆里急需一副徐当年为张采芹画的全身素描画像,希望张将此画寄去陈列。平时张采芹对此画最为珍爱,这是他与徐悲鸿亲密交往的唯一纪念品,且画上又有黄稚祥、谢无量、刘豫波等国学、书画大家的题字,他一时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最后,他还是慷慨出手,将画寄往北京。“临别”前一天,张采芹将那幅画挂在卧室里足足看了一个晚上,他颤抖着抚摸画作,目光久久不愿移开。。。。。。
晚年潜心于艺术创作,1978年后,挥毫泼墨,勤奋创作,几年间作画4200余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作品。1984年病逝,葬母校聚奎中学白沙黑石山梅林。
[以上内容由网友"Francis"分享。]
以下与张采芹相关信息:
以下张采芹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