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祥
范景祥,1905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一个贫农的家庭里。艰难贫困的家庭生活,使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倔强、粗犷的性格,也锻炼了他健壮的体魄。他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村里的人们每逢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写一写,他总是有求必应。长大成人后,他与附近农村女青年鲁文秀结了婚,生下两个女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大片领土很快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展开了游击战。当时范景祥所居住的昌(平)宛(平)县六区一带山村,则成了敌我双方长期“拉锯”的游击区。
目睹日本强盗对父老乡亲的残酷蹂躏,体察了八路军对日军的英勇抗击,范景祥的民族觉悟和阶级觉悟日益提高。1943年抗日斗争环境很艰苦的时候,他毅然参加了革命,担任了昌宛县六区城工部的交通员和西埠头村武委会主任。在区武委会的领导下,他工作积极,斗争坚决。带领村小队配合大部队活跃在山区,拔“钉子”(即拔除日军设的炮楼)、埋地雷、破坏交通道路,并组织除奸、防特等活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日本投降后,西埠头一带山村,又成了国民党反动派与人民解放军的争夺之地。这里经常是白天驻着国民党反动武装,晚上解放军来,斗争形势复杂,双方战斗频繁。在这种特殊形势下,范景祥按照上级指示,仍留在村里坚持斗争。由于他立场坚定,斗争积极,1946年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本村党支部委员。
平时,范景祥经常给解放-送情报,秘密接待地下工作人员。每当解放军夜间进村时,都到他家去。把油灯吹灭,同他悄悄地分析敌情,商谈与敌斗争的对策。他还在家里为解放军秘密收藏0弹药。为了夺取斗争的胜利,他利用周围村庄的亲戚关系,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如国民党军队到了什么地方,在哪里建了据点,有多少人,多少条枪,头头是谁,等等,及时送给上级领导。1946年初,他摸清国民党军某部在杨坊镇驻有一个团的兵力,立即报告给上级,解放军根据他和另一位地下工作者同时提供的准确情报,立即组织一个团和一个独立营,在夜间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此后,敌人即撤出杨坊镇,再未敢在那里建立据点。同年7月青纱帐起来时,他向昌宛县武委会六区大队报告,国民党在苏家坨沙涧驻着一个第八中队。六区大队长李丁立即带领部队,向敌人发动了突袭,又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他给解放军收集和提供了许多类似情报,在对敌斗争方面密切配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解放军打走国民党军队,进驻西埠头一带山村,斗争已经公开化,范景祥积极组织民兵,搞减租减息,护送公粮,大力开展支前活动。在那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里,范景祥满腔热情,无私无畏,为赢得家乡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6年秋季,北平西部山区风云突变,国民党军队反扑回来,在北安河村建立了据点,经常到西埠头一带活动,斗争形势日趋恶化。范景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仍积极坚持斗争。
1947年中秋节那天,范景祥在家里同妻子、女儿度过了最后一个团圆夜晚。翌日清晨,驻在苏家坨村的国民党改编第三营的一群官兵,在特务李进文为首的暗杀团的带领下,突然窜进西埠头村。他们吃完老百姓(其中包括范景祥家)摊派的早饭,脸色一变,就把范景祥抓起来,绑缚双手,要他带路去“剿西山”(即追剿解放军)。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范景祥无法挣脱,他只好同敌人上山,与敌周旋。
天黑以后,敌人把范景祥带到苏家坨村,把他捆在乡公所门外一棵大树上,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淫威,范景祥立场坚定,坚贞不屈。他没有泄露党的秘密,没有出卖党的组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当时正下着大雨,范景祥被捆在树上,整整淋了一夜。
第二天,即农历八月十七日早晨,国民党军队一个当官的告诉看守范景祥的人说:“通知各村保长来,说谁再给共产党办事,就和他一样,拉到村南毙了!”当各村保长赶来时,范景祥已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时年42岁。范景祥用英勇无畏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入党时的誓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范景祥牺牲后,西埠头村的干部和群众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去苏家坨把他的遗体运回,装殓以后,安葬在村东。
(王中乡)
[以上内容由网友"Sam"分享。]
以下与范景祥相关信息:
以下范景祥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