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
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随着历史发展,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每年的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6月30日)为哲蚌雪顿节,演一天藏戏。7月1日,由拉萨、琼结、雅砻、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藏戏团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藏戏团轮流各演一天。在雪顿节期间,拉萨广大市民和效区农民也穿上节日服装,带上吃喝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藏戏演出。
民主改革以后,雪顿节除了进行藏戏会演外,还有其他各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队参加演出。藏族人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歌颂党,歌颂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当今,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改变过支单一的文艺活动方式,将文化艺术和商品展销物资交流经贸洽谈、人才交流以及体育节目融为一体,使传统的雪顿节成为一个“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广交朋友、招商引资”的既欢腾又隆重的盛大节日。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年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新年里,孩子们燃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尽情欢乐。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熊熊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比赛活动。传统的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供过年吃、穿、玩、用的东西。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藏历年初一那天,要将长了一二寸的青苗,摆于佛龛茶几之上,预祝新年粮食丰收。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准备酥油和白面,并陆续炸果子(卡赛),这是家庭主妇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卡赛”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苦过”,有长条形的“那夏”,有大麻花似的“木东”,有圆盘状的“不鲁”,还有勺子形的“宾多”。
接近新年,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个叫做“竹素琪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名叫“孜卓”),还要准备好一个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名叫“鲁过”)。所有这些摆设,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农牧业获得丰收。除夕的前两天,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二十九日晚饭以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象征吉祥、永恒的“卐”号;有的人在自家的房梁上画很多的白粉点,表示人寿粮丰。这天的晚饭,各家要吃面团土巴,叫做“古突”。这是按照日期名称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羹的意思(藏话“土巴”)。这与汉族吃年夜饭的习惯一样。这一顿饭,全家围坐欢聚。土巴的面团里包着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看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将到的一年里他的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的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
除夕晚上,根据各家经济条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准备好节日的新装。家庭主妇将煮好的“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初一早上天刚亮就送到各人被窝面前,让他们喝。大年初一的传统习惯是家庭主妇首先起床,洗漱完毕,到井里打上第一桶水,喂饱牲畜后回屋唤醒一家人。全家人穿好新衣以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都先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长辈顺次祝“扎西德勒”,后辈总要回贺:“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预祝明年新年,全家又如此团聚欢庆”。举行了新年仪式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
年初一这一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互相拜年持续三至五天。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的。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O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这种历算法,与中原文化交流者有密切关系。本来,西藏高原上的历算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一百多年前,西藏便有自己的历算法,当时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的,运算很简单。那时的新年初一,相当于现在的藏历十一月一日,这就是笨教历法。在山南地区,曾发现过一部历书,叫做《纺线老人月算》,这部古老的历算法,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
这部历算法对后来藏族地区天文历法有很大影响。以后,随着藏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藏族历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其中也有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它对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时,计算新年第一天的方法已从月的亮度进步到以星辰为主要依据的计算方法。例如新年的确定,是以鬼星的亮度、位置为标准。但是,仍然是以现藏历十一月一日为新年。直到现在,日喀则地区一些地方,也还按照这种推算法过年。从宋仁宗天圣五年开始,藏历与皇历(即阴历)逐步统一,到了八思巴的萨迦王朝统治全藏时,藏历完全成熟了,过年的仪式也固定下来,一直沿袭到现在。
从元朝开始,藏历确定一年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一千日左右,便有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并且学用汉族农历的天干、地支计算纪年。不过,藏历把天体分为十二宫,即:白羊、双鱼、金牛、魔羯、双子、狮子、巨蟹、宝瓶、人马、室女、天蝎、天秤。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这与农历的纪年法相似。藏历以十二年为一小循环,六十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饶琼”,第一“饶琼”便是从公元一O二七处开始,一九八O年是第十六“饶琼”的五十四年。根据天干地支的纪年法,一九八二年农历是壬戊年,藏历称为水狗年。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