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楚雄州双柏县,“笙”就是舞,舞就叫“笙”。原来,老虎笙是云南彝族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一种消灾驱邪,纳吉迎祥的原始文化,融汇了宗教、文学、社会和民俗学的原生态舞蹈,属巫术文化。1万多年前混沌蒙昧时期产生的舞蹈,能在民间一代一代原汁原味完整传承至今,弥足珍贵,实在稀奇、罕见。
云南罗婺彝族天生崇拜老虎,视虎为神灵,自诩是虎的民族、虎的后代。楚雄彝族自称“罗罗”,意为虎族,男人为“罗罗颇”,即公虎,女人叫“罗罗嫫”,即母虎。彝族视世间万物都是虎的化身,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族共同的祖先。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这样唱道:“远古的时候,天上没有太阳,天上没有月亮……天上什么也没有,地上什么也没有……天神来造天,虎脊撑天心,虎脚撑四方,……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鼻化天鼻,虎耳化天耳,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虎牙化星星,虎皮化地皮,硬毛化森林,细毛化青草,虎血化江河湖海,大肠化大江,小肠化河流,排骨化沟坎……时到今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有近50万自称是“罗罗”的彝族人,把虎的同类——猫,当作家中的活祖先,常年祀奉,禁忌戮杀。
在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大庄镇木久郎村,每年正月都要跳老虎笙祭拜虎神,这个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又叫虎节,彝语称为“罗麻”。祭祀活动是这样的:先由彝族毕摩请虎神,用算卦方式在村子里选出8名体魄健壮的年轻人作为8只老虎,用黑毡扎于身上作虎皮,虎耳高耸,虎尾粗壮,裸露在外的胸、脸、手、脚则用黑、黄、红、绿等颜色画上虎纹,额头上绘一“王”字,然后在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化妆成老虎的人只能表演,不得再言语。
虎节从正月初八落日时开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结束,主要仪式有接虎、祭虎、跳虎、送虎等。活动期间每日增加一虎入场跳虎舞,增至15虎时,即到正月十五日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15只老虎都出场后,这时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全村男女老少为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摆酒祝贺,彻夜狂欢至天明方散去。
跳虎舞时,村寨里家家户户燃香烛供虎神,待人们在毕摩的引导下把虎神从山中接回村里时,虎舞就依次在每户人家逐一开跳,从房前跳到房后,从门前跳到屋里,每户人家都要热热闹闹地跳一场虎舞。程序是这样的:八只老虎先在主人家场院里跳九圈,然后两只公虎进堂屋半跪在门槛上,两毕摩身穿无领长衫,头戴篾帽,手持竹竿和法器,竹竿上高挂一葫芦,葫芦底部通几个洞,内装火灰,站在门外两侧,将一只脚踏在“虎”背上,边摇铃铛边念经,大意是:今天是天赐黄道吉日,我们来某某家跳虎,以驱邪除魔,求虎神守卫,保佑某某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这个“驱鬼除祟”的过程,彝语称为“罗麻乃轰”。
夜晚,村头寨尾燃起篝火,跳虎的队伍绕寨而舞,最后在一块宽畅的晒场上,众虎各自用力抖动脖子上的铜铃,锣鼓叮叮咚咚,开始跳犁田、耕地、耙田、撒秧、薅锄、收割、打稻谷、扬谷等稻作生产劳动舞蹈,或重复跳老虎出山、老虎开门、老虎找食、老虎找伴、老虎搓脚、老虎勾脚、老虎穿花、老虎摆尾、老虎亲嘴、老虎交配、老虎孵蛋、老虎搭桥、老虎开路、老虎盖房等一系列居家、生活、繁殖后代的舞蹈动作,彝族群众可前往观看,若有捣乱者,老虎会用尾巴击之,被虎尾击中是件不吉利的事。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虎舞,解放前流传十分广泛,除州内的双柏、南华、楚雄、武定、姚安、牟定等县市外,相邻地州的禄劝、景东、新平、峨山、弥勒、南涧、泸西、易门、开远等县市的彝族民间都有流传。解放后(1952年)因种种历史原因指责为“封建迷信、伤风败俗”而遭到禁锢、批判,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社会环境逐渐宽松,虎舞才又在哀牢山深处的双柏彝乡盛行起来。1982年春天,台北清华大学人类学家王秋桂一行20余人来到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村考察,在村头迎接他们的竟然是8只“老虎”,“老虎”身披黑毡,头扎两只大耳朵,屁股上一根粗壮的虎尾向上翘着,跳着舞迎接客人,教授们都被这场景惊呆了。
二十多年来,双柏虎舞引来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无数专家、学者、留学生一次次上门造访、拍摄,来者无不为之赞叹、震惊。1997年,双柏小麦地冲的跳虎队应日本文部省邀请,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民俗民间艺术节,日本报刊、电台、电视台争相报道,世人一片惊叹,引起了日本文艺界、新闻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2000年秋天,双柏虎舞应邀参加了法国蒙多瓦市蒙特利尔国际艺术节,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国连续进行了为期51天共计56场演出,观众场场暴满,彝族原生态虎舞再度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