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澳门旅游,相信很多游客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大三巴牌坊这个最著名的地标。几次到澳门,我都会来这里。而这次不同的是,我放慢了匆匆的脚步,用心去感受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其雕刻细致精美,刻有天主教宗教人物圣像以及牡丹花、菊花、太阳、月亮等图案,中西文化合璧于此。
大三巴牌坊不仅仅是著名景点,更是宝贵的世界遗产。2005年,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城区,包括8个广场和22处历史建筑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它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交流的文化精髓,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
漫步历史城区,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竟有好几个中国第一。圣保禄教堂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师生中不乏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等著名学者。大三巴牌坊附近的仁慈堂曾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岗顶剧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供戏剧和音乐会演出,现在看上去依然雅致时尚。在历史城区中心位置的民政总署图书馆里,珍存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
仅有1.3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见证并记录下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也造就了澳门的亲和与包容。紧邻大三巴牌坊有一座传统中式的哪吒庙,和周围的西式教堂相比,它像一个建筑小品,尽显轻巧别致。教堂传出的唱诗歌声和哪吒庙里的香火在澳门上空和谐交融。
行至玫瑰堂前,我被其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所吸引,驻足欣赏并走进教堂。教堂对公众开放,可巧,里面正在举办世界合唱博览会的公益演出。无论是澳门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进来观看。
在澳门,世界遗产不是冷冰冰的历史建筑,而是与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融为了一体。16世纪的庙宇依然香火鼎盛;17世纪的古堡已成为酒店的露天餐厅;18世纪的教堂常常是音乐节的演出场地;在19世纪的官邸欣赏艺术作品……
澳门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澳门是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近500年间,澳门接纳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积累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正因为此,澳门文化中有着很强包容性,澳门民风淳朴,澳门人平静平和。”
澳门很小,适合徒步慢游。走进一条条街巷,去找寻澳门的风土人情。几天的步行澳门,给我突出的感觉是平和友善,无论游客说外语、说普通话都能得到真诚的对待。在穿行狭窄的街巷时,澳门的司机会主动礼让行人先过。这点滴的小事情令游客感到温暖。
在老城区的庇山耶街,一座中式建筑在小巷里格外显眼。这是澳门最早成立的行业会馆之一——上架行会馆,曾是祭祀鲁班的庙宇。15年7月,会馆内刚建成开放了“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展示了包括鲁班锁、锯、刨、钻、墨斗等80余件传统木工具及卯榫结构木质建筑模型,令游客领略经由鲁班传承和发扬的传统工具和工艺技术,及其在澳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活化利用。
如果问我澳门哪条街巷最美?我会告诉你,是位于有300多年历史的望德堂区的疯堂斜巷。这里距大三巴牌坊步行约10分钟。置身于此,像是来到了葡萄牙,街道上的老建筑是鲜艳的黄色和红色,路上则用碎石马赛克铺成漂亮的图案。这里是澳门的创意街区,有美术学校、画廊,为这个风景如画的街巷增添了韵味。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我走进了绿荫掩映的“疯堂十号”。这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葡式老房子,鹅黄的阳台、墨绿的百叶门窗、室内的壁炉、石柱、旋转楼梯营造出艺术的意味。内部设有艺术教室、图书室和展览区等,是澳门文化创意的场所,类似北京的798艺术区,但规模要小很多。
澳门目前重点发展社区旅游,推出8条论区行赏步行旅游路线,鼓励游客深入社区游历,从多角度、全方位对澳门有立体的认识。旅游局逢周末在步行路线上的部分景点安排具社区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并且与团体合作推出社区旅游活动,增添社区的吸引力,让游客边走边赏,探索澳门各区的魅力所在,感受澳门的风土人情。
八条步行线路覆盖澳门、氹仔、路环多个区域,有旅游发达区域,也有新开发区域。
澳门旅游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使澳门成为宜居、宜行、宜游的城市。希望澳门借“一带一路”的契机,和沿线国家开展旅游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包括旅客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同时,“一带一路”将带动发挥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多产业的协同效应,让澳门旅游业发展之路更加广阔。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