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勒津安代是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的演变和发展。过去举办安代是请萨满巫师驱鬼治病,现已成为阜新蒙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舞蹈,是融歌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智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前往蒙古贞求医。走到蒙古贞瑞应寺附近的辉特浩绕村时,车轴突然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为了安慰女儿,老阿爸甩着手巾,手舞足蹈地唱起来,歌声蕴含着老阿爸对女儿的深爱和对疾病的无奈。那苍凉的歌声深深打动了附近的牧民,大伙儿情不自禁地赶来,围着勒勒车,都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脚,放声悲歌。
不一会儿,少女竟然慢慢抬起头,睁开了眼,立起身来,悄然走下牛车,也尾随众人奋力手舞足蹈,等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这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都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安代”是蒙古语音译词,有抬头起身之意。安代舞的起源和萨满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蒙古族信仰“萨满”教(蒙古族称孛),历史久远。原始时代,当时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界,认为祖先和天地、日月、星辰、水、火等自然界万物都有神灵,予以崇拜,通过孛师的各种法事祈祷,求得拯救或保佑。
“萨满”孛师给人“驱邪治病”时,手舞足蹈,边敲鼓、边吟唱,做出神灵附体的样子,口念咒语,祈祷祝愿。祈祷祝愿之词是很好的韵文。这些韵文不是用于念白,而是配以不同的曲调吟唱,反映了浓厚的孛师文化风格和特点。孛师音乐的音符中出现很多升降音,唱词中多是半句正词半句衬词组成。而安代中的音乐也出现很多升降音,因而近似孛师音乐而不同于其他民歌。安代唱词也是由半句正词半句衬词组成。两者不仅在音乐风格和衬词的运用上都具有一致性,并且都具备了文学、音乐、舞蹈三结合的综艺性文艺形式。安代是从孛师文化中演变而来的。
神奇的蒙古勒津安代产生并流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随着蒙古勒津部的东迁,藏传佛教也传入阜新地区。清政府出资修建庙宇,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蒙古人出家当喇嘛,藏传佛教在蒙古勒津地区很快发展起来,导致萨满教(蒙古孛)逐渐衰败。萨满教是蒙古族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在萨满教和喇嘛教斗争当中萨满教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些萨满艺人(蒙古孛师)仍然流落在民间最偏僻的地方驱邪治病。
萨满艺人在去邪治病的过程中,必然要借用民间的歌舞艺术,唱啊、跳啊,大家聚在一起,用这种劝慰感化的形式治病,于是安代就在蒙古勒津百姓当中自然而然地流传下来,主要分布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佛寺镇辉特浩绕村、王府镇的舍不歹村、大板镇的衙门村。特别是清道光、光绪年间很是繁荣。那时,蒙古勒津瑞应寺所属8个村,差不多村村都有安代歌手。
蒙古勒津涌现出了许多安代歌手。佛寺镇额尔敦仓老人是蒙古勒津安代唯一传承人。额尔敦仓唱安代,前后治愈了6名癔病患者。1984年,他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安代舞部分的录像,为保护、传承、弘扬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在佛寺镇辉特浩绕村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学习安代词曲和表演,撰写出“安代”资料本,排练演出,进行录像。安代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卷•辽宁卷》,他们还出版了蒙文版《蒙古勒津安代》一书,建立了安代档案。
安代是表演唱形式,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以歌舞为主,以蹦、跺、踏为辅。因歌唱、舞蹈、蹦踏跺节奏相当强,所以唱、舞、踏三者合一,紧密相连。甩方巾、舞手、蹦跳、跺踏等,动作简单有力,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
安代的初期服饰,是简单的生活装,就是左右邻里、附近村屯相互之间的帮助、帮腔而跳起来的安代,不注重服饰,注重参与,是一种生活化的服饰。后来人们给蒙古勒津安代以更加深刻的内涵,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加以推广,服装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色彩上有新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安代方巾,男女相同,以白、红、蓝色为主,每人一条。
在阜新地区流传的“驱邪治病”的“苏怒斯”(心理疗法)安代源远流长。它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民间安代歌手的代代传承和不断加工、实践,其形式与内容又有所发展和变化。
“苏怒斯”安代,多用于日渐消瘦、少言寡语、萎靡不振、卧床不起、用药无效的妇女臆病患者。由病人家庭筹办治疗,按指定日期跳安代舞。
办安代,先聘请一名有经验的领唱的首席歌手和12名帮唱歌手为常任歌手,同时选好场地及设施。将一个石磙子立于场地中央,据传石磙子暗指镇妖避邪之物。场地中央和四周竖立着高杆,悬挂着灯笼,点燃着火把,插挂着彩旗,从中心木杆向四角木杆拉着绳子,稳定木杆、灯笼、彩旗。场地南侧还点燃篝火照明。一侧有高一米多的纸扎的或草扎的替身;另一侧拴着一匹备好鞍子的公马,安代结束后,用这匹马送病人到远村亲戚家休养。
安代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的农闲季节的晚上进行。若某村有办安代的,临近村屯的人们都蜂拥而来,有帮唱、助威和参观者,每晚不下百人,甚至几百人之多。帮唱助威者积极热情地下场伴唱伴舞,有时替首席歌手领唱领舞,即兴编词,苦口婆心地安慰和劝导病人,都希望病人能够早日康复。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