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梅州客家民俗 恭迎妙法仙姑

锐逸2024-05-01

梅州客家民俗 恭迎妙法仙姑

客家仙姑传奇

《福建通志》载:“姑世居武平南岩。”康熙《武平县志》记载:“何仙姑世居南安岩。”即武平县岩前镇的“狮岩”,又称“狮口”,素为武平八景之一的“南岩石洞”。何仙姑是何大郎公之女,生于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即公元九二七年)。

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情况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誓不嫁人。她甚得父母宠爱。又据县志载“吕纯阳(即八仙之吕洞宾)见其仙质,日过索饼啖,给与之。吕感,赠以一桃云:‘食尽则成仙’,仙姑遂避居南岩。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修其真性。”传说何仙姑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都称她为“仙姑”。仙姑天生善根,喜为人排难解困,消灾除病,颇识中草药。方圆数十里内,谁家大人小孩生病,凡有求于仙姑,她抓一把草药及供奉神灵的香灰,给来者回家治病,患者服之,往往药到病除。因此,何仙姑颇受远近百姓的敬仰。

北宋太祖乾德二年,有泉州府同安县,姓郑名自严(俗称定光古佛),抵岩前募捐化缘,说岩前狮口宜建禅堂。仙姑时年二十八,郑自严欲撵走仙姑。仙姑对自严说:“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静修在这里,岂肯让岩而到其他地方去呢?”原来狮岩本属仙姑生父何大郎公所有。郑自严为使何大郎施舍狮岩为佛殿,并捐资献田建寺供僧,传说他作起佛法来。他跌坐岩中,大蛇猛兽皆驯然盎伏,倾刻间化为乌有。仙姑见状,当即告知其父大郎公。何大郎钦其神异。遂施岩为佛殿,捐地三十三亩八分为均庆寺建宅宇僧房,腴田四千七百八十坪,粮米正耗三十九石三半八合,塘田四十六亩,永充供养。

何仙姑卒于宋哲宗元献元年丙寅(公元一O八六年)何大郎公世孙六一郎家中。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共十四个皇帝,享年一百四十九岁,为武平县有史至今最长寿的人。

据族谱记载:仙姑寿终时,听到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直上霄汉,见者无不惊奇。乡人生加敬慕,塑造像于仙姑楼,僧人供奉,长年香火不绝。

梅州客家仙姑信仰之二:“伏仙姑”

梅县在中秋节那晚,拜月之后,还有一件比拜月更有趣的事,叫做“伏仙姑”。

大约在中秋节之前,有意到了中秋晚上想做伏仙姑的妇人们,早就互相通知。但有许多,却是当那晚拜了月后,突然心血来潮想干的。拜月之后,虔诚的妇人们聚在一块,不喜男人参加,惟哥儿妹子们可以去听。她们推举一个相当的或往年曾经做过的担任伏者,坐在拜月时用的桌子或房间内台前。伏的姿势不一定是俯首,伏在两手中间,可随人的自然,有时两手支住两颔,摇头说话;有时两掌抹着额面两颊。于是一面由虔敬的妇人在伏者前对月神点香献茶,然后大家坐在伏者两旁,静候神来。

神来时伏者的身体渐渐地颤动,而至战栗不已,同时口里就开始呢喃、呻吟、叹息等等。常常弄得在旁的哥儿妹子们大笑起来,妇人随即起来制止。当伏者已托为一神或一个死去不久的人的灵魂时,妇人们就要细听到底是哪个死去的亲人来了,好和她对话。这时伏者俨如那个死去的人一般,用相同的语气说出许多生前死后的事迹来,讲及生前的事,都宛然在目,有的说游天堂趣事,说许多非凡人所能知的奇异的东西。那个死人或说死后贫穷要家人买金银箔纸给她,又有时死者惨述入地狱的种种痛苦。这时伏者的身体摇动得很厉害,嚎叫大哭,妇人恐伏者哭坏精神,便要急忙催她苏醒,免得发生危险。

据说这种伏仙姑有一忌,说是凡在伏者入神之后,如有男人在附近念几句大学里的文章,那伏者便立刻苏醒,久久不能再伏入神,故不喜男人靠近。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