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嬲秋、歇秋、过秋、做秋之俗,与苗家立秋日的“赶秋节”或有共同的民俗源头,即通过集体性的停止劳动与生产一日,达到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以及庆祝丰收的目的。
与客家“嬲秋”习俗相映成趣的是苗家人的“赶秋”。“赶秋”为湘西苗族大型喜庆的传统节日,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苗家人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邀友结伴,多达万人以上,兴高彩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人们唱着苗家山歌,吹唢呐芦笙、舞龙舞狮、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等,热闹异常。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八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一至二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
椎牛是苗家赶秋节的主要传统习俗之一。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牛牯。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客家立秋多有禁忌,如除赣南地区外,大多数客家地区忌夜间立秋。俗谚云:“瞎目秋(指夜间立秋),番薯芋子有;光目秋(指白天立秋),米谷有。”就是说,夜间立秋的话,是年只有番薯芋子等杂粮可丰收,而白日立秋则可五谷丰登。赣南客家却喜欢夜间立秋,而忌讳白日立秋。谚云:“瞎眼秋(指夜间立秋),样样有;白眼秋(指白天立秋),对半收。”惠州博罗县客家则谚云:“日秋秋番茨,夜秋秋禾米。”如果是白天立秋,当年的番茨等旱地作物比较好;如果立秋是晚上,当年的水稻会有好的收成,可望丰收。
忌立秋打雷。如赣南、闽西、梅州、惠州等地客家均有谚云:“雷打秋,对半收。”即如果在立秋到来之际,天上打雷,就是晚稻歉收的不祥预兆。有些地区则言:“秋打雷,捶打捶;雷打秋,再好禾苗得半收。”就是说如果立秋后才打雷,则预示丰收(捶打捶是粮食多的样子);如果立秋前打雷,则晚稻水稻秧苗长势再好也没用,收成不好(多秕谷)。
忌立秋日下雨。赣南客家谚云:“立秋下雨要秋冷”、“立秋雨绵绵,烂秧十八天。”如果立秋日下雨,则秋冷得早,已经莳下的晚稻禾秧就要烂秧根,导致晚稻歉收。其他客家地区则谚云:“立秋有雨秋不干。”此谚同样指出立秋下雨则整个秋季不干爽,是晚稻烂秧的歉收之兆。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