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境内的民族构成虽然复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图腾崇拜习俗——盘瓠崇拜,并把对盘瓠的崇拜视同祖先崇拜,他们认为盘瓠大王是自己的始祖。关于盘瓠的逸闻传说,在麻阳境内普遍流传。其内容与《风俗通义》中关于盘瓠的记载和湘西自治州的“神母犬父”神话故事大体一致。
这些逸闻传说,归纳起来有三个类别:一是“神母犬父”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龙犬星下凡人间,化为龙头犬身的圣人,因作战勇猛,屡建战功,高辛帝便把公主(辛女)许配给他,从此繁衍,自成部落。后来不断迁徙,过洞庭,溯江而上,盘瓠来到麻阳,辛女留在泸溪的辛女溪。二是“龙犬取种”说。相传很久以前,一次洪水淹没了大地,五谷连种子都没有了,龙犬不畏艰险,跨海到恩相国,取回三粒谷种,普救天下人民,人们从此把神犬作为始祖敬奉。三是“人犬通婚”说。相传,古时战乱,兵家诛杀了某部落全族,仅一少妇幸免。少女先已怀孕,后生下儿子,怕这惟一传人受诛连,谎报是与家犬婚而孕。从此免受诛灭,繁衍开来。
据1985年至1986年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深入考察,麻阳民间一些苗家过去在神龛上立有盘瓠大王神位,麻阳境内有盘瓠庙宇遗址18处,分布在锦江两岸,从东到西绵延120公里,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修建的。高村镇漫水村的盘瓠庙,修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已有近600年历史,至今保存尚好。此庙系一座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占地百来平方米。庙正面横枋正中刻有扇形浮雕图案,主体是龙头、狗耳、牛身(前后大腿根部有水涡纹)、狗尾(上翘)、虎爪,身子左倾,顾首右盼,闲步洞顶“岩块”上的“龙犬”;其左上方环绕四只“蝙蝠”,乃一幅“五福瑞图”(盘瓠的“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这是实际是一个反映农耕生殖意识的“盘瓠图腾”。庙内正殿中央设有石头砌成的供案,上有三块石碑,中间大的石碑刻着“本祭盘瓠大王位”,左右分别是“新息大王”和“四官大王”之位。庙的两侧建有长廊,停放着盘瓠龙舟。传说,盘瓠大王是乘龙舟过洞庭、经沅江、上辰河而来到麻阳的,庙前是椎牛杀猪的场所。麻阳境内其它地方的盘瓠庙虽不及漫水盘瓠庙,但形式和内容大体相似。
麻阳苗民祭盘瓠形式分为公祀和私祀两种。公祀多以三种形式体现:一是椎牛(或杀猪)祭祀盘瓠。亦为祭祖,史称“阖族之公祀”,为祈求本族兴盛,或酬谢盘瓠大王的保佑和恩赐,均要在盘瓠庙内举行隆重祭典,请苗老觋作法事;二是接龙参神。麻阳苗民称盘瓠大王为“龙王”,因此,祭祀盘瓠大王习惯上叫“接龙”、“参神”,这集中体现在每年农历五月的盘瓠龙舟节;三是抬犬求雨。解放前,麻阳有的村寨,用木头雕成盘瓠“光神”,平时放在神祠中,逢年过节把它作为神灵敬奉。每当久旱无雨,田禾遭灾时,村寨人就将这“龙犬”抬到江边、井边或洞边,举行求雨仪式,以求盘瓠显圣,早降甘霖。私祀,一般是个体朝庙活动。麻阳境内的盘瓠庙,不管是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只要有个遗址,香火都不会冷落,那里的纸灰成堆,香烟缭绕,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为了祈求盘瓠大王的恩赐和保佑,人们心甘情愿来敬奉,崇拜。
麻阳苗族生活还保留着崇拜盘瓠的古风遗俗。其表现:一是喜欢给幼儿做“狗头帽”,帽子有两只耳朵,绣满花纹,戴上恰似盘瓠头像,苗民借盘瓠图腾以镇邪恶、赐福寿;二是把“狗”当成爱称来取人或地名。如人名中常有“狗宝”、“狗儿”、“黄狗”、“腊狗”等,地名屡见“狗冲”、“狗湾”、“野狗垴”、“狗巴岩”等;三是在饮食方面,有不少人保留不食狗肉的食俗,特别是老觋和行巫者更为禁忌。过去,麻阳有“狗肉不上灶、不入席、不敬神”的习惯。到了20世纪末的今天,红白喜事,狗肉仍不许入席上桌。这种食俗,并非口味差别,而是来自对盘瓠的信仰崇拜。
在长期民族文化融合中,麻阳逐步形成信天地祖先,神巫鬼怪,儒释道教,阴阳五行等人文宗教观念。其中天地祖先、神巫鬼怪的信奉较为普遍。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此,那些“外来”人文宗教观念不断向民族地区渗透,形成一定影响。2005年,麻阳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教派,宗教活动场所71处,寺庵管理人员280人,信教群众约30000人。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