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方,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介绍北京春节风俗云:“正月初二各家祭财神,其所祭财神,有由店铺购买者,有自小孩手中买下来。此类童子大半为贫困人家出身,欲乘此新年机会捞摸若干钱文,于是做成财神,向各住户串售,于门口大呼‘送财神爷来了!愿意要者,付以一两枚铜元之代价,既满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盖避不祥也。只答以‘已有’。祭时所供为鸡和活鲤鱼,又有在家中祭祀不算,必须赴彰仪门及财神庙烧香,并借元宝,惟借一枚需还十枚”。
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不论平时是否供奉财神,也不论信仰、供奉的是上述哪位财神,都要在正月初二祭财神,为取新年进宝得财之意。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是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一般元宝汤的馅儿有两种:一是以猪肉、菠菜、韭菜为馅。一种是以羊肉、白菜为馅。王府宅门及绅商富贾在供品上是相当讲究的。例如:北京著名的“八大祥”、同仁堂等大商号,在历年祭财神时都用五宗大供:一、整猪或用猪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二、整羊或者用羊头、前后蹄、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羊;三、整鸡;四、整鸭(鸡鸭煺了羽毛只留后尾上的翎子)。五、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绿线拴上,供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龙”,有借水得财之意。
在闽南、台湾等地区,在农历初二这一天,要做首次的「牙祭」叫做「头牙」,准备三牲,敬拜土地公,祈求平安。这一天是闽南人的“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儿在今天必须和身为半子的女婿以及孩子回娘家探亲,称为“做客”(即归宁)。
客家正月初二也是回娘家的俗成日,称作“转妹家”、“转嫁妹”,也有称作“转外家”、“转外氏”的。客家有句俗谚曰:“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意思是说,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而娘家已经没有父母的媳妇,只好留在婆家做活,替回娘家“做客”的亲戚抬担子。
客家年初二的主要民俗除了“转妹家”,尚有龙南田心围客家的“烧添丁炮”以及梅县小桑村客家的“扛公王”。
对于年初二客家妇女携夫带子回娘家的习俗,不同客家地区的客家人称谓有所区别,但不外乎“转妹家”与“转外家”两大类别。客家人对女儿的爱称是“妹子”、“妹仔”等,所以客家女子均可称作“客家妹”;所谓“妹家”就是“妹子的娘家”。客家人也多从夫家的角度,称母系的娘家作“外家”。赣南、闽西、四川客家多称作“转外家”,而粤东、台湾、广西客家则多称作“转妹家”。称“转妹家”的客家地区也同时称“转外家”。
每到年初二,凡是客家聚居区,大路、小路上都是人来人往,客家女婿担礼担、客家妹子背孩儿,风风火火往娘家赶,好一幅熙熙攘攘转妹家民俗画卷。
已婚客家女子年初二“转妹家”的习俗,起源于汉族先民的新婚“归宁”传统,是客家拜新年习俗的延伸。客家女子的感恩思想尤其彰显,对父母多年的养育总是念念不忘,铭心刻骨。客家女子“行孝”不挂在嘴上,而是用非常温情的方式来表达。年初一在夫家对夫家长辈拜新年时,客家妹子的心就开始牵挂父母,渴盼着回娘家给自己父母拜年。
闽西客家旧俗,头年新婚第一次于新年节庆日“转妹家”的客家女婿,往往被“妹家”戏弄,在女婿将要踏脚进门时给他戴上破笠帽,脸上抹一把锅灰,弄得“新姑丈”狼狈不堪。此举的用意有两重,一则表示“妹家”随时有权“惩罚”女婿,暗示“新姑丈”要善待自己的妹子;二则客家本性诙谐,借给“新姑丈”进门游戏一番,来突破彼此本来固有的陌生感,并增添新年乐趣。因此,新婚客家女婿尤其要在这一天表现得乖巧。客家俗语“初一早,初二巧”,就是希望女婿年初一“出行”、“拜新年”等作课要赶早,年初二陪妻子回娘家要生性、乖巧。
台湾高雄美浓客家人非常重视转妹家,尤其是垦拓初期,由于清廷的渡海禁令禁止妇女渡台,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衡,因此原先在台的六堆美浓客家男性,为传宗接代的需要,偶而潜伏至邻近平埔社、闽庄抢女为妻的情形。到了过年初二,客家人夫家这边会派总管拿着求和文书到邻近村庄,示意暂时停火,以使闽女、原住民女能有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机会。在客家娘家,女婿、女儿先要向丈母娘、岳父拜年,离开时,岳父母必定要送女儿、女婿两样东西回家:一公一母两只鸡,名曰“带路鸡”;还有两条绑着九尺长红花带、留着蔗尾的红甘蔗,名曰“挂尾蔗”,寓意女儿“百子千孙”、“有头有尾,白头偕老”。美浓客家此俗显示了客家人对母系的尊重与感谢,正符合了平埔族母系社会的状况。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耕田》云:“番俗以女承家,凡家务系以女主之,故女作而男随焉。番妇耕稼,备尝辛苦,或襁褓负子扶犁;男则仅供馌饷。”
传统的儿媳转妹家,作为家长的翁、婆都会给儿媳带上“双份、双物”(客语俗称“逢双”)的礼品,表示“双喜”之兆。如送给妹家猪肉二块、豆腐六块、年糕二双或饼干二包等成双成对之物,寓意“好事成双”。又或者在礼品数量上取“六”,寓意凡事“六六顺意”,或取“九”,寓意为“长久、永久、久久长(存)”。当女儿女婿回家时,妹家对女儿的礼物只能收一部分,如猪肉割一点,以示两家都有食肉(禄);豆腐留二块,示两家大食四方(豆腐割为四方形);饼干只能各留一包,意为两家都高高兴兴、利利是是。此外,娘家还要给一对手巾,以示女婿及女儿“长寿”。再就是将葱、蒜各拔九棵给女儿带回去,意指女儿回去后聪(葱)明会算(蒜)、会持家当家。
而梅县松口镇客家转妹家的“等路”(见面礼),则显得既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一双又肥又大的鸡腿、两只用红花染得火红的圆圆甜粄(年糕)、两瓶亲手酿制的娘酒,再就是一大叠红包。送鸡腿表示孝敬,送甜粄寓意甜甜蜜蜜,红包要给娘家老小每人一个,寄托满堂红的兆头,四样礼物加起来就是“酒香肉香、禾谷满仓”的象征。
回到妹家后,女儿女婿便忙于拜长辈,串叔伯、兄弟亲戚,东家吃,西家喝。男人们是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女人们则交头接耳,倾诉衷肠;孩子们攀比谁的红包多、谁的衣服漂亮,一个个喜气洋洋。而客家老妈妈紧跟在女儿身边走东家串西家,脸上更是一直挂着开心的笑容。
客家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转妹家”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个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云:
五十年代转外家,妹子头上戴笠嫲,箩格装块冷甜饭,亲娘接女笑哈哈。六十年代转外家,手中拿把花布伞,袋里有饭又有肉,父母一见乐开花。七十年代转外家,妹子骑上凤凰车,新鲜肉丸剁几斤,孝敬堂上老人家。八十年代回娘家,妹骑摩托到门下,酒肉饭鱼件件有,父母接到笑脱牙。九十年代回娘家,妹子坐上小汽车,高级补品敬双亲,又包“利是”老人花。
或许最渴盼年年转妹家的并不仅仅是嫁出去了的客家妹,而是她们的儿女。客家“转妹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不仅表现在民俗活动的时间、仪式和活动内容等表象性的事物上,更因此形成了丰富的“转妹家”童谣。此略举数则如下:
《羊咩咩》:羊咩咩,十八岁。坐火车,转妹家,坐到梅树下。两斗米,打糍粑,无糖好搵,搵泥沙。(按:流传于台湾台中地区客家。旧时台中石岗有一火车站名曰“梅子”,车站旁有两株老梅树,客家乡民遂以“梅仔树下”称呼。)
《鸡公仔》:鸡公仔,髻蕾蕾(形容羽毛零乱),井边担水泪垂垂。人家问涯叫嘛介?冇爷冇娭受人欺,檐前洗面哥会骂,房里梳头嫂会槌。嫂莫槌,哥莫骂,十七十八涯会嫁。嫁个金屋栋,玉屋梁,金凳子,象牙床。等到另日转妹家,阿哥阿嫂见到笑哈哈。
《赤勒子》:赤勒子,开白花,唔做细,转外家。走东家,串西家,懒尸嬷,害自家。锅盖上尘菜打花。(按:这首童谣以一个刚出嫁不久的客家妹“转妹家”为题材。主人公说“害自家”,是指害得自己看不过娘家(昔日的自己的家,但是现在不是了)锅盖板上满是灰尘、菜园的青菜全打花了的境地,因此忍不住自己动手打理。)
《小花猫白花花》:小花猫,白花花,上桃树,摘桃花。吾做细,转外家,走东路,串西家。锅盖上尘灶生花,阿爸看到烟筒敲,话我这只懒尸嬷(懒惰)。吾改过,害自家,转去煞煞猛猛(比喻动作麻利)做身家。
《鹧鸪子》:鹧鸪子,翼些些(形容翅膀羽毛未丰)。踏板子,转妹家。阿婆接到涯,开口就来骂:“阿妹你爱听涯话,转外家,害自家,板盖上尘菜打花。过年过节就本份,平时少来转妹家。家头窖尾爱打点;田头地尾爱常逻;灶头锅尾爱伶俐(洁净);针头线尾爱春车(要做好);翁姑子女服侍好;外家正好开心花。”(按:这是客家人教育女儿要勤俭、礼貌、尊老爱幼,很富有典型意义。客家妇女的美德,就是这样从小灌输和培养起来的。)
《月光光》: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