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满堂客家大围 广东最大的客家围楼(2)

心无所依2023-05-17

满堂客家大围围主官乾荣,是清化(古时隘子司前两镇的别称)满堂村官兴祖的第二个儿子。官乾荣兄弟分家后,便在祖屋附近(地名叫樟树头下)建造自己名下的房屋。新屋建成后,官乾荣常常看见新屋南边有瑞气祥云隐约浮现。为了探明原因,官乾荣便备足干粮,径往南面深山而去。经过七天的艰苦考察,官乾荣发现南面深山里隐藏着数万亩原始森林。官乾荣回家后不动声色,暗中了解到这数万亩山林属瑶家产业,于是通过乡中权威中介人士从瑶家手中买下这数万亩山林。随后请人开通南山水道。由此,这数万亩山林便成了官乾荣取之不尽的金库。后来,官乾荣不但把木材水运至佛山、广州,还把家乡所有木材统购起来,兼做木材营销大户。几年时间,官乾荣便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1833年,53岁的官乾荣开始建造大围。在此之前,官乾荣花重金请来邻县翁源新江的风水先生何广连为大围选址。经过数月的观察研究,最后选定在黄水河于石下河合水的三角洲上。这个地方“背靠马尾狮(山),面对七重山,左取黄水财,右取石下水”。在大围的造型设计问题上,何广连建议把大围外型建成一艘大船,其理由是“东家(指官乾荣)虽然家财盖乡冠县,无人可以匹敌。但若日后将有诸多优秀子孙更加发达。因此应造一艘大船,这样,任你身家再重都能水涨船高,承受得起”。官乾荣觉得在理,就采纳了何广连的建议。后来果真把大围建成了一艘大船的外型。

大围中心围楼从1833年春动工,到1836年冬落成。随后,又在中心围楼的两侧建造侧围。直至1860年,整个大围工程才告竣工,建筑整座大围历时28年时间。

满堂客家大围 广东最大的客家围楼

满堂客家大围

在建筑风格上,满堂客家大围既有古代的雄浑朴实的气势,又有近代精致高雅的韵味。集古代、近代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只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为了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中围楼主墙基厚达24-8.2米,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叠角放花岗岩石条。墙体上布满了各种瞭望孔、射击孔。各围楼仅向外开一扇大门,门板用铁皮包裹,并有铁杠横顶。若遇盗贼侵扰,大门一关,围楼便成—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若遇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会倾泻而下灭火。围楼建在两河交汇的沙滩上,地基松软,据说当年开挖地基数十米仍未到坚实的岩石层,两边的河流之水渗透进来成一大水塘,眼看前功尽弃,官乾荣最后决定用附近山上的松木沉于其中。如今140多年过去,地基仍然十分稳健,高大的墙体竟无一处下沉开裂现象,实为民间建筑中上乘之作。

满堂客家大围由上、中、下三座围楼连接组成,中间围楼高16.9米,另两座稍矮的围楼拱卫其前后,气势非凡,蔚为壮观。围楼内有载花种树的大院4个,祠堂6个,议事厅17个,天井16个,水井4口,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性畜栏舍等房间770多个。

满堂客家大围楼建筑用料十分考究,墙体的青砖经人工磨制,显得光滑规整。门框、窗框、台阶、廊沿、井台等以花岗岩石条砌成,显得坚实大方。走廊和庭院的地面用河石铺砌成花朵和各种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窗、家具等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并贴上亮闪闪的金铂,显得雍华贵。满堂大围文化底蕴浓郁,建筑从祈福纳吉、功名利禄、延年增寿、交合化育、招财纳福、驱邪禳灾诸方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福、禄、寿、喜、财”等“五福”吉祥文化。

满堂客家大围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199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参观完围楼之后,欣然命笔题写了“满堂客家大围”的横匾。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满堂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因此以“岭南第一围”之美誉闻名于世。

在大围中心围楼的房间及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由始兴摄影爱好者在我县拍摄到的各式各样的围屋照片。

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客家围楼约有200座,而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就数这座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