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土楼之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四处充满传奇色彩。李姓是湖坑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至此的一族大姓,他们每3年,在重阳节后的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都要举行一届“作大福”的民间迎神盛会,远近闻名。清朝康熙之前称为“打醮”。
相传,明朝末年,湖坑瘟疫流行,死者甚多,村里请道士打醮,可瘟疫依旧横行。有一天,湖坑有五个小孩下河洗澡,突然都身附灵气,跳起神来,一直跳到小溪边的马额宫前,口中还念念有词,说要请保生大帝九月十五出宫降疫,必须先斋戒五日。于是,村民们依此而行,瘟疫得以控制。为报答保生大帝灭灾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阳节后,村民们开始敬神演戏,以谢神灵,保佑合境平安。至清乾隆54年(1789年)开始,李氏家族确定每3年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作大福”民俗活动。二百多年来,这一活动从未间断过,2005年的“大福”已是第72届。
“作大福”是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比过春节还更重要。这一民间活动自有一套行规。临大福之年,“头家”(总理)们分工筹划,联系戏班、收取经费、清理场地、搭神厂戏台、筹划迎神事宜,有头有序。大福经费来源:一是按人头分摊,二是自愿认捐,不足部分由“头家”垫,“头家”(总理)一般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由于忙于大福,湖坑李姓也就不过重阳节了。
九月初十,各村开始斋戒,家家素食,守规守矩。农历九月十一日上午八时半,各村的“公王”先到马额宫汇齐。马额宫为一小庙,端立在湖坑集镇西南一缓坡,有两曲清澈山溪交汇于宫侧,绕宫西行半圈缓缓向西南而去;近为碧水田园环拱,远处重峦叠嶂屏护,后山如马额,故得名。宫中主供“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
约莫九点钟,三声铳响,各路公王依次起轿以整齐雄壮的队列前往大福场。刹时,鼓乐喧天,火铳、鞭炮震天动地,队伍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围看热闹的熙熙攘攘。走在最前头的是几十名穿着整齐的铳队,一路铳炮连天,惊天动地。接着是姑娘们扛着一块高大的“福”牌为前导,寓意着湖坑大福,福满湖坑。抬神轿的年轻人,黄衣蓝裤,扎红腰带,裹红头巾。吹打的、放铳的、扛大旗的、摇小旗的、抬“故事”的、舞狮的、提香篮的……一村一队,跟着神轿缓缓而行。
行阵中,大旗是最壮观的。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3丈高。旗有红、黄、白等颜色,上画各种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扛大旗的个个是强壮后生,三五个侍奉一杠旗,大小旗帜几百面。
各村还有“装故事”。装扮“故事”人物的,是经挑选的聪明伶俐的童男童女。他们有的坐“轿”,有的乘“船”,有的骑“马”,有的驾“车”。这些轿船车马精工雕琢,装饰豪华,实为炫耀人才与技艺。
大福场设在南溪中心坝上的一座方土楼前。东头是神台,神台中置一屏风,此为湖坑李姓清代名贤恩赐之品,屏前为“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西头搭起一座大戏台,南边设有吹唱班和木偶班演出的场所,北面竖起2杠用于放电影。中间是供场。
上供是大福的主要活动。上供祭祀分为斋荤二种。从十一至十四日均为斋供,供品大多为水果、糖果、干果、米糕等。十四日晚,大福筹委会派人到坎市镇保生大帝尊位处割香。九月十五一早,从坎市迎来的保生大帝一进入湖坑镇就受到沿路群众的隆重礼遇,这时作大福达到最高潮。路上,迎接的喇叭、唢呐、打鼓、锣,吹打不停。一到大福场“三把连”震耳欲聋,鞭炮声此起彼伏,滚滚浓烟中透出杀猪的嚎叫,这是开斋戒,行荤腥之祭。各村同时上供,主供全猪全羊全鸡全鸭,是“头家”们筹办的。供场摆满600多张桌子,供桌上猪头、肝花、鸡鸭鱼酒糕、糖果水果,应有尽有。各家妇女也在此大显身手,上供的鸡鸭各具神态,盘中的糕堆叠的象座宝塔,杂色的糖果在盘中拼出“福禄寿全”之类的吉祥图案,真是“千双巧手竞技艺,一片诚心敬神灵”。
经过打八仙、接太子、道士读赐章、礼生唱礼等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后,大约12点钟,各家各户便将自己带来的供品收回,开始大摆宴席,热情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甚至陌生游客,他们都以客多为荣,欢乐是福。
大福期间,夜夜演戏,大班戏、木偶戏、电影、唱班同时献演。大福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足有上万余人,热闹非常。
十六日上午,举行隆重的送神仪式,将各村片的神送回原处神坛安奉,这时才宣告作大福圆满结束。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作大福这种古老的风俗也逐渐增添了新的内容,除了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还推崇正义,提倡真善美,加强乡亲情谊,鼓励勤劳致富的内涵,也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这正是作大福在民间流传不绝的生命力之所在。近些年来,港澳台侨胞回乡寻根谒祖的越来越多,有的观看了作大福,重温乡土风情,越发思乡情结,慷慨解囊,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又为作大福增添了色彩。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