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丧葬习俗 “捡金葬”

以寒2024-04-06

客家丧葬习俗 “捡金葬”

家中老人病重时,子女儿孙都会及时赶回,守护在老人身边,以尽最后孝道。逝者临终前要沐浴、净身;死后放“升天炮”,也称“落气炮”;然后点香蜡,烧三斤六两”倒头钱”。

相传人去世后到阴司地府,要经过经过“三殿六司”,一般一斤钱,一司一两钱,用于打点阴司差役,一分都不能少;用竹竿捅去逝者屋顶的一两片瓦“出煞”,将逝者抬上木板,停放,并将逝者生前之物抛上屋顶;家人向亲友“报丧”,若是母亲亡故,必先去舅父家报丧,报丧前先在亲友家门前下跪,见到亲友后叩头报丧,恭请民间阴阳师和帮忙师(帮忙的人)料理丧事。在停灵期间,孝子须守在灵前,其他闲杂事情多由帮忙师代劳。

在客家人中,还有种葬俗叫“捡金葬”,是最典型的葬俗礼仪。血葬多年后,请阴阳师推算“捡金”日期,然后由捡金师开棺取骨。遗骨捡出后,捡金师用草纸将骨上的杂质和水分擦净,按生前部位依次摆于铺有红纸的大竹筛内。若遗骨缺失,则将位置空出,主家过目后,开始装坛。接下来是装殓、封坛和安葬仪式。

在成都东边有个龙泉驿,有个古镇叫洛带,在洛带有个宝胜村,住着不少的客家人。其中有个刘家人,就是纯正的客家血统,在他们的《刘家族谱》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康熙年间,立璋公与兄嫂同行,后兄立琼死于途中,璋公与嫂仍坚持上川,落业于宝胜村,繁衍成二大房人。继后,将立琼公“金骸”迁川,埋葬于今山泉镇观音阁下。

道光十五年,又将原葬于江西老屋的父母“金骸”迁葬于宝胜村。随着时代发展,当地木棺土葬改为火葬,葬礼仪式逐渐简化,葬俗逐渐消失,但是客家人对祖先崇敬与孝道的情感从未改变。

明末清初,川中因历经战乱人口锐减,四川人口不足八万,大量耕地荒芜,上谕各地人士迁移蜀中发展农耕,史称“湖广填四川”。

川西石板滩,有粤地客家人聚居,其俗异于川中各地,而显著者莫过于将先人骸骨数度迁葬。捡金葬亦称复葬、迁葬,沿袭先祖捡金遗风。“捡金”,则将先辈骸骨从脚至头依次叠放口小腹大之陶器,俗称“金坛”。寓取“贮金”之意。此俗与客家先祖屡次迁徙不无关系,旨在崇敬祖先。

光宗耀祖。人亡即葬之,其子发迹后,遂再次捡金厚葬。

风水观念。嗣孙另择风水,欲祈祖上在天之灵赐以福祉,佑其裔孙蕃衍荣昌。

生则同枕,死则同穴。父母先后谢世,后人需移骨合葬。

入土不安。兹因公路修筑、工程兴建尚须迁葬者。

“捡金”则对“血葬”者,尚须入土五载。捡金依然循其成例,施行程式,即:择日、破穴、开棺、验骨、装殓、封坛、复葬。逐由阴阳先生引导,捡金师操作,事主顺其安排。

“九葬九迁,十葬万年”遂成客家复葬一大特征。舆地《李氏古泉族谱》云:“广东兴宁十世李彬扬,公妣之墓由广东迁至四川金龙寺(石板滩以东毗邻)下手,八里柏树十里沈家沟,亥山兼乾。道光癸卯年(1843年)六月初六午时,迁葬金堂县康家渡上手三里:丙山壬向。光绪二年(1876年)十一月十一日亥时,迁葬于易家沟法恭墓左,甲山庚兼卯酉,双金合葬。又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二十八日卯时迁葬于法恭墓右边卯山酉兼庚,公妣双金合葬,内有银牌两个。”

客家追荐祖先,以先祖荫庇自慰。徙四川创业苦尽甘来,思祖情切,遂返原籍迁移先祖遗骸入川势成必然。舆地《廖氏族谱》载:“祖公体用,其父兄移居台湾,其母卒粤省。体用公入川后家日裕恒,对诸子而泣然曰:今虽丰厚,吾母因未尝一日享此乐也,忍念丘垅远隔乎。乃于乾隆十六年辛未岁(1751年),命长子彩文回粤启迁妣骸负戴来蜀。亦将其祖父母荐公夫妇金骸负川,合葬于华阳县中和场杨家山汤家寺侧。”

初葬名埋臭,次葬号埋金,事先经地师堪舆地脉龙穴,就处作好墓地,是谓封堆。待选择山向元运最佳课时再开封堆,掘出安放金坛的洞穴,其深浅当然需严谨按照风水玄学标准操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