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锡伯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仪式有哪些

雨华2023-12-08

锡伯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仪式有哪些

锡伯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谚语:“秋天的清风和煦,秋未的婚礼热闹”。锡伯族的婚礼,一般多在深秋或初冬举行,这主要和农事忙闲有关。

锡伯族的婚礼十分隆重,一般亲戚朋友和街坊近邻都要尽力相助。婚礼进行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之一是聘请奥得尔阿姆(简称奥父)和奥得尔额妮(奥母)“奥父”、“奥母”,意思是迎亲老人,男方要在新郎的长辈中,选择与女方父母相同、年龄差不多(讲究的还要属相相同)、有一定声望、善于辞令又能歌舞的男女各一人,作为娶亲队伍的全权代表,协调解决迎亲过程中的各项事宜。此外还要挑选6名“打丁巴”的小伙子和几名年轻姑娘,组成迎亲队伍。

我们锡伯族在举行婚礼前后要进行好几天,主要是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男家举行成婚大典。出嫁仪式,是在女家举办的以宴客为主的礼仪活动,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通常在阿吉协仁的前一天上午,男家就要把婚礼所需的肉、米、菜、烟、酒以及彩礼和迎亲的喜蓬车(蓬车前挂铜镜,后悬八卦,辕马首系大红布条)等一应礼送到女家。喜蓬车到了女家停放前院位置不能再动。由男方早已聘好的奥父奥母代表男方去送彩礼并主持迎亲诸事。新郎还要特意准备两瓶酒,敬献给岳父、岳母。同时准备举行小宴,四处派人邀请亲戚朋友,参加第二天的大宴。

锡伯族婚礼的第二天是女方家的大宴,同时也是男家小宴。这天,“奥父、奥母”、新郎及岳父岳母都忙碌地招待客人,新郎要在岳父指引下,身临各席待客,跪拜敬酒。席间,“奥父、奥母”要为大家表演节目,宾客也频频举杯,庆贺喜事。这天,新娘要把自己精心赶制的鞋袜衣物,赠送给新郎和直系亲属。新娘的嫁妆要由哥嫂和娘家的人亲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不超过两桌人(娘家的人到婆家后要坐首席,即表示开宴)。开启箱笼,展示嫁妆时,新郎的母亲就往箱柜里塞钱放红包,祝愿新婚夫妇金银满箱,幸福长存。娘家的人认为满意后,新娘的嫂子把箱子锁好,然后把钥匙交给新郎的母亲,表示大权已交给了新郎家。

在傍晚的太阳落山时,新郎和“奥父、奥母”等组成二十多人的“丁巴”队伍,吹吹打打地来到新娘家贺喜。这时,女方的父母、姑舅、兄弟、姐妹等为了活跃婚礼的气氛和提高女儿的身价,常常挑起“事端”,故意作难,要过请新娘上车的时辰书,三看两看,就看没有了。于是要求“奥父”、“奥母”拿出时辰书或背诵时辰书,不然就不让新娘上车等等。“奥父”、“奥母”只得亲自唱歌跳舞,前来“打丁巴”的青年男女也纷纷上场,与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分成两排,对歌对舞。这是出嫁仪式的高潮。

锡伯族婚礼的第三天,男家举行成婚大典,即“安巴萨林”。为保证大典进行,娶亲的队伍视路途远近,清晨或提前出发,新郎要在破晓前把新娘接到家里。新娘上车前,其表姐妹或嫂嫂给新娘修面(用丝线绞去脸上的乳毛)。新娘上头饰,穿礼服,穿鞋袜,结婚时穿的绣花鞋,婚后除特大喜事外不能再穿,百岁以后再穿上。然后,由其兄弟用褥子把新娘抬上喜蓬车。新娘由伴娘和“奥母”陪伴坐在喜篷车里,而新郎骑马走在前面,同时喜篷车的前后,还有“打丁巴”的人前拥后簇。临行前,岳父将两个装满五谷种子的瓶子送给新郎,以祝将来五谷丰盛,粮食满仓。一路上呐喊欢呼、非常热闹。新娘头蒙红喜帕,到了新郎家门口,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和新郎并肩而行走到正屋前面,同新郎面北叩首拜天地。接着新郎跨入门内,隔门栏男女对跪(男跪一腿),并用马鞭将新娘头上的红喜帕揭去。然后,新郎和新娘还到锅灶前面对跪,用哈达将羊尾油片投入灶火中,双双起誓白头到老。此后,夫妻才到正屋,先向喇嘛叩头,喇嘛摸顶后,再向父母跪拜。仪式结束后,新娘入洞房,晚上吃完台卺杯,一杯酒一杯水,在奥母主持下交换几次,谁喝着酒代表心肠辣,谁喝着水代表心眼好。围观人抡肘子和馒头,以示喜庆。之后新娘才得下炕,给公婆敬酒。

在婚礼结束以后,送新娘的客人临走时,还要“偷”新郎的碗碟、筷子,以捉弄一下新郎。新郎得知后,要赶上“偷”碗筷的人,新郎通过表演节目或唱歌,或行跪礼等形式,要回碗筷,但还有一双筷子和一对碗被带走,直到次日新郎带着酒去看望岳父时,岳父才会把东西转给新郎。

另外,在锡伯族婚后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要上坟祭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娘家探亲,满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住满一个月,叫“住对月”。

现在锡伯族的婚礼已从简,但仍保留着某些传统的习俗。

伊犁锡伯族与各民族都有广泛接触,客人中的民族成分多,一般多用清真酒席待客。直至晚上,还要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