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长顺县布依族赶杉树桥习俗

忠贞罘渝2023-10-17

长顺县布依族赶杉树桥习俗

很多年没去赶桥了,一想到“六月六”一到,就可以去感受赶桥时的那种热闹场面,体会民族节日的快乐,心里总是美美的。虽然希望光阴慢些溜走,却又总希望时间走得快些,节日早些到来。

“六月六”是布依族一个特有的民族节日。我的家乡长顺县的布依族,在这个节日里,除了吃粽子、走亲访友外,还有一个赶桥的习俗。这个习俗以鼓扬镇和中坝乡最为突出。在鼓扬镇是六月六到初七赶鼓扬桥,而我们中坝乡是六月初五这天赶杉树桥。

杉树桥这里,在桥边的土石山上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千年古油杉,故人们就将此处命名为杉树桥。而赶杉树桥这一习俗,是源于一个与杉树有关的布依族动人的忠贞爱情传说。人们为了纪念那个对爱情忠贞不移而守望夫君归来,最后变成杉树仍站立河边桥旁继续守望夫归的布依妇女,于是,每年,在传说中的主人翁出行的日子,人们就来赶赶这里,以表达对这对夫妻忠贞不移的爱的敬意和对美好爱情、美满婚姻的向往之情。

在初五这天,不管有多忙,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去赶赶桥,走走亲,访访友。

“六月六”,最高兴的要数小孩了。这一天,不管家里条件怎么苦,父母总得给孩子买一套新衣服,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过个节日。在我很小的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这个节日了。这一天,不但可以穿新衣,还能得到三五块零花钱,赶桥时可以买买平时没能买的冰棒呀,小玩意呀,多爽多开心。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六月六”赶桥这天,一早起来,妈妈就开始烧火把头天夜里包好的粽子煮好,接着做饭做菜。爸爸就到田埂上或者包谷地里把这一天喂牛的草割来,而哥哥就去放牛,姐姐去打猪菜,一家人各有各的分工,将一天要做的活做完。到了11点左右,妈妈早已把饭做好,割草的爸爸也将草割了回来,放牛的哥哥也把吃饱了的牛赶回了家,姐姐也背回满满一大背兜猪菜。一家人都回来后,洗洗脸、手,就开始吃饭。把饭吃好后,大家人们换上干净的衣服,而我们姐弟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买的衣服,一切停当,哥哥姐姐就叫上寨子的同伴,在爸妈的叮嘱中先行走了,而我还得等着爸妈叫上相邻,才一起出发去赶桥。

赶桥这天很是热闹。一路上,穿着节日新装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向杉树桥涌来,涌来。桥上,桥四周的路上、田埂上、地坎边、小山上,小河边,到处是人,放眼四望,除了人还是人,简直是人山人海。

桥的两边和桥四周的路两边摆满了与吃的玩的有关的各种小摊,卖米豆腐的、卖凉粉的、卖李子的、卖西瓜的、卖冰棍的、卖小玩具的、卖肉的。最有味的,要数那地摊狗肉了。在某个角落,一个老农用几块石头支撑着铁锅,放上清水,烧上柴火,把打理干净的狗肉放在锅里煮着,熟了,香气远远飘来。来到摊边,称上二两或半斤狗肉,倒上一杯包谷酒,席地而坐,边吃边品,悠然自得。吃完,再来上一大碗原汁原味、不加任何调料的狗肉汤,让人神清气爽。这样的吃法,别有一番味。

田埂上、小河边、小山上,谈情说爱的青年人这里一对,那里一双,互相倾诉爱慕之意,表达喜欢之情。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唱山歌的,他们以诗的语言,动听的歌声传情示爱,歌声不绝于耳。这样热闹的场面一直要持续到五点左右,人们才逐渐散去,而那些对歌的、谈情说爱的年轻人,则会到傍晚日落西山时方肯依依不舍地离去。

工作以后,由于时间关系,好多年没有再去赶桥了。近年来,随着年轻的出门打工的增多,听说现在赶桥时早已没有了小时候的那般热闹了,但小时候赶桥时那种热闹的场景依然留在心中,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许多年没有去赶桥了。今年,抽个时间,一定要去和赶桥来个约会,去找寻一下儿时的那种美好记忆,品品那原汁原味的地摊狗肉,听听那深情悦耳的山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