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回族的坊

新语氏2023-09-30

回族的坊

当你踏遍回乡,你一定会感到,回族在与兄弟民族的杂居中,总是相对地集中在一起,而且内部都有一个统一的称谓—XX坊。这一切,既不是建筑设计师的构思和规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只要你深入到回族群众当中,他们会告诉你这种居住上的历史特点及风俗习惯。

回族从形成开始,居住就比较分散,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明史·撤弥罕传》)之说。元时回回主要聚居在交通沿线、商业中心等城市,如东南沿海各港口(广州、泉州、杭州)以及内地的扬州、开封、洛阳、西安等地。明清以后,封建统治者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回民不断迁徙分散,与汉民杂居,有的甚至被迁徙到边远的穷乡僻壤和深山沟壑里。在这种情况下,回族民众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清真寺为中心,集中团结在清真寺周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回族小聚居区。回族群众把这种小聚居区通称“坊”。回族的先民在唐宋时期被称为“蕃客”,一直到元统治了东南各省后,还被称为“回回蕃客”,把蕃客所住的地方叫“蕃坊”。后来经过发展演变,回族群众把自己住的地方通称“坊”了。

回族的坊,有大有小。大的坊有上千户人家,小的坊只有一两户人家。

现在回族遍布全国各地,每个省、市都有回族,但每一个省、市、县又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地方,往往在农村自成乡、村、寨、堡等,在城镇自成街道、区、巷等,这时村、寨、巷,对内通称坊,但对外部有一个名字。如北京市的牛街,南京市的建邺和秦淮区,洛阳市的缠河,河南的教门街、回回凹、回回寨,宁夏的纳家户、马家河湾、王家团庄等等,北方还有许多回回营,如宁夏有头营、二营、三营、七营,山东有六营,还有七十二连营等等。北京、开封、广州等地都有回回营。西北城镇居住的回族群众大都在关外,如南关、北关、东关、西关等。即使在回汉杂居的农村,回族群众往往几家紧靠在一起。回族的这种分布特点,主要是便于开展宗教活动,如上寺礼拜,送孩子念经,请阿訇处理婚丧事等等,也便于互相联系,紧密团结。另外,出于生活习惯不同,不愿意与养猪、吃猪肉的民族住在一起。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