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杜依族人长年坚守清规戒律,以农耕为生,与自然相依相存,对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与全球金融危机绝缘,仿佛生活在“桃花源”中。
巴杜依族居住在爪哇岛最西端万丹省一座岛屿上,距首都雅加达120公里。现有族人5000人至8000人。谁能想到,在距雅加达如此近的地方,居住着这么一群“隐士”。巴杜依族人依山傍水而居,平日十分安静,只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看不到印尼其他地方常见的摩托车。
他们信仰印度教,从不使用肥皂,也不穿鞋。族群领袖每年会在一个巨石包围下的秘密地点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上天保佑。
在巴杜依族人心中,村庄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他们说话带古老的西爪哇岛口音。人类学家对这一族群的来源尚不清楚,一些专家称巴杜依族的祖先16世纪为躲避战乱而迁徙到此。
巴杜依族严格遵守多种清规戒律,包括禁酒、禁止用钱购买物品、禁止使用玻璃或钉子、禁止饲养四条腿的动物、禁止改变河流的方向等。族人不能使用铁制锄头。专家研究后发现,他们的耕种方式虽然原始,但与自然相当协调,可以防止土壤受到金属腐蚀。
巴杜依族禁止学校教育。雅加达国立大学人类学家布迪哈托诺说:“巴杜依族认为在田间劳作就是一种教育。”
族群分布也颇为奇特:分内外两层,族群内层3个村子、大约8000名居民,身着白色服装。这些人需要更严格遵守戒律,如果触犯,就会受到处罚,到成员身穿黑色服装的族群外层居住。
内层禁止外国人进入参观。外层只允许外国人晚上参观,且只能睡在竹席上过夜。
外层其实是外界与内层的缓冲地带。居住在内层的巴杜依族首领有时会突然前往外层,监督那里族人的行为,看他们是否遵守戒律。
有时,首领会没收收音机以及族人视为可能带来“威胁”的其他现代物品。
不过,完全与外界绝缘不太可能。
外层居民有时徒步走到附近村镇售卖手工制作的围裙或天然蜂蜜。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不收货币,而采取以物易物方式。个别时候一些人会收钱,用钱购买腌鱼和其他自己无法制作的商品。
印尼政府曾希望把巴杜依族纳入现代社会,上世纪80年代准备开放这一族群。但族群使者请愿,坚持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
政府最后不得不妥协,在这一族群的聚居地周围立上标杆,标明他们占据的地域范围,保护他们免受外界打扰。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