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北京历史大事件(3)

觅山酱2024-05-18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1920年10月正式成立于李大钊的办公室。初的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11月底小组举行会议,决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小组成立初期,出现了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严重分歧,经争论,无政府主义者退出。到中共一大召开前,成员共11人。中共一大召开时,张国焘、刘仁静作为代表出席。

北京政变: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曹锟见直军前方不利,催促吴佩孚到前线指挥。10月10日,吴离京赴山海关。直系将领冯玉祥与吴曾有旧嫌,又受到南方政府的革命影响,便趁此机会于10月23日由热河前线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24日又逼迫曹锟下令解除吴佩孚直鲁豫巡阅使等职。25日召开军事政治会议,议决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大计;但同时又请段祺瑞出面改组政府,维持时局。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军军长。由于决策失误及张作霖的背信,北京政变成果很快被张作霖、段祺瑞攫取,冯玉祥辞职引退。

孙中山北上来京: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电邀离粤北上,途中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召开国民会议,反对军阀政治,得到人民支持。但孙中山到京时,段祺瑞政府已将冯玉祥排斥在政府之外,并决定召集善后会议。1925年1月30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通过"不参加善后会议"决议。次日,孙中山向段祺瑞提出: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善后会议讨论的问题持有后决定权。为抵制善后会议的召开,孙中山同李大钊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进行期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

西山会议:

孙中山关于将国民党中执委的政治委员会由广州迁京,任命李大钊、于右任、陈友仁、汪精卫等人为委员,聘鲍罗廷为顾问等决定,引起国民党右派的不满。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老右派邹鲁、戴季陶、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擅自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之党籍"、"解除顾问鲍罗廷"等决议案,会后又在北京等地设立国民党地方党部,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了邹鲁等人的国民党党籍。

三一八惨案:

1926年,帝国主义公然帮助奉鲁军阀进攻国民军,3月12日,两艘日舰进入大沽口开炮轰击,被国民军击退。参加《辛丑条约》的八国公使遂于3月16日提出后通牒,要求停止津沽间军事行动、拆除国防设备,并限北京政府48小时内予以答复,"否则各国海军将采取必要之行动"。"后通牒"激起民众义愤。3月16、17日,北京中共组织、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北京学生总会、北京总工会等在北京大学开会,决定于3月18日召开国民大会。3月 18日,北京学生、工人、市民3万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会后,2000余人的游行队伍到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国务院门前请愿示威,要求派代表面见总理。段祺瑞竟命令士兵向群众射击和用大刀砍杀,当场打死47人,重伤155人,轻伤300多人。

一二·九运动:

1935年,日本加紧对华北的侵略。国民党政府竟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准备成立汉奸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12月9日,北平国立、私立5所大学和中学的6000多名学生,在北平大中学生联合会组织下,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游行遭到军警和宋哲元军队的镇压。次日,北平各校学生总罢课。12 月14日,北平报载,国民党政府决定在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一万余人再次游行,并聚集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的游行又被镇压,打伤200多人,但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宣布延期成立。

七七事变:

1937年夏季,北平外围大多数据点已为日军所控制,有西南部由国民党29军驻守。7月6日,日军一个中队到29军驻守的卢沟桥"演习",借口有一日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7月7日北平当局与日本人一起组织的调查团还未出发,"失踪"日兵已经归队,但日本人仍坚持要入城。调查之时,300多名日军强占了县城东北角的沙岗,炮轰卢沟桥的中国守军,中国军队反击。7月8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当夜,冯治安师的吉星文团从长辛店向北、何基沣旅由八宝山向南,两路夹攻日军,夺回了失去的龙王庙阵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开端。

沈崇事件:

1946年12月24日晚,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去东长安街平安电影院看电影,路上被美国陆战队两名士兵强奸于东单练兵场的树林中。过路人听到呼救声迅速报告警方,美国士兵被抓获。第二天,民营的亚光通讯社首先报道此消息。国民党北平当局恐得罪"盟邦",令中央通讯社通知各报禁登这一消息。26日,北大贴出报道事件的墙报,消息迅速传遍各校,群情激愤。当天,北平多家报纸不顾禁令,刊登美军暴行的消息。沈崇事件引发了解放战争时期北平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学生也纷纷游行。北京大学48位教授给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递交一份抗议书。迫于压力,美方于1947年3月处治了主犯。但不久,主犯竟被宣布无罪送回美国。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史称五二○运动。1947年,国民党政府为挽救军事上的失败,不断加大内战军费开支,造成物价比抗战前夕上涨了很多。教育经费少之又少,师生难以维持生计。5月4日,上海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5月15日,清华、北大学生正式喊出"反饥饿"、"反内战"口号,鉴于外出宣传的学生遭到反动派殴打,运动又增加了"反迫害"内容。5月18日,北京学生与天津等地大学的代表一起成立了"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5月20日,北平15000名大中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运动持续了一个月,遍及全国60多个城市。作为运动的继续,北平大中学生在暑期募捐救助了15000多名贫困同学。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1月15日,驻守北平的傅作义派邓宝珊、周北峰出城前往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与罗荣桓政委、聂荣臻司令员等商谈和平解放北平有关问题,表示愿令所部出城听候改编。1月16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宴请北平院校十余位教授,大家一致主张和平解放。1月22日下午公告和平解放北平协议,正式宣布北平和平解放。1月31日清晨,担负北平城防警备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接防。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30万人集合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读了政府公告、中央人民政府组成名单等。之后举行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检阅队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