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游子吟》 唐·陈陶
2、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蒹葭》 唐·杜甫
3、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 唐·柳宗元
4、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曲池荷》 唐·卢照邻
5、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6、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劝学》 唐·孟郊
7、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春宫怨》 唐·杜荀鹤
8、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江南曲》 唐·李益
9、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苦寒吟》 唐·孟郊
10、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菩萨蛮》 唐·韦庄
11、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军行二首》 唐·王昌龄
12、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夏夜叹》 唐·杜甫
13、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咏早梅 》 南北朝·何逊
14、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太原早秋》 唐·李白
15、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长干行二首》 唐·李白
16、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长干行二首》 唐·李白
17、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18、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19、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 唐·李白
20、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回车驾言迈》 汉·佚名
21、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草》 唐·张南史
22、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23、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秋思》 唐·白居易
24、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25、孤妾调玉瑟,早寒生锦衿。《雪》 唐·徐彦伯
26、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唐·李商隐
27、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咏雁》 唐·李远
28、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赐房玄龄》 唐·李世民
29、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30、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 汉·佚名
31、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李白
3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唐·白居易
33、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清·姚鼐
3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3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宋·杨万里
3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3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清·高鼎
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诗》 唐·颜真卿
3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宋·陆游
40、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41、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42、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短歌行》 唐·王建
43、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辛弃疾
44、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45、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46、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凉州词三首》 唐·张籍
47、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长安夜雨》 唐·薛逢
48、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菊花》 唐·徐夤
49、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望江南·江南柳》 宋·欧阳修
50、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为有》 唐·李商隐
51、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杨柳枝词九首》 唐·刘禹锡
52、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江南春·池塘春暖水纹开》 唐·李约
53、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秋江送别二首》 唐·王勃
54、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咏蟹》 唐·皮日休
55、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56、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57、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李白
58、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竞渡歌》 唐·张建封
59、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杏花》 唐·元稹
60、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早秋山居》 唐·温庭筠
61、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62、两耳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五代·牛希济
63、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夜雨》 唐·白居易
64、早向尘埃外,光阴任短长。《短歌行》 唐·栖蟾
65、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早梅》 唐·孟浩然
66、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拟挽歌辞三首》 魏晋·陶渊明
67、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韩翃
68、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宋·张孝祥
69、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题农父庐舍》 唐·丘为
70、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唐·李白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