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这些城门有的保留,有的毁弃,有的变更。这一座座城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历史的沧桑。
这13座城门分别为:
城东—— 朝阳门(今中山门);
城南—— 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
城西—— 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
城北—— 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
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筑朝阳门。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之所以叫朝阳门,是因为它位于城东,最先迎接太阳。
可惜,朝阳门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朝阳门旧址上重建的中山门。
这还与孙中山先生有关,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原朝阳门拆除,把门基挖低,修造三孔拱形砖门,并在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通向中山陵的大门,并沿用至今。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守军曾在此展开惨烈的南京保卫战。1996年,南京中山门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与城门外的金陵辟邪成为南京城的主要象征之一。
正阳门是内外均为瓮城的复合型瓮城,对城内城外有双重防御作用。为古代建城史独创,在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一无二,非常罕见。是南京京城的正门,位于御道街最南端。
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易名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次年4月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光华门”匾额镶嵌于城门之上。
曾经的光华门染尽了鲜血,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光华门是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在战火中,城门被炮火炸塌。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南京市工务局修补了被日军炸毁的城墙豁口。解放后的光华门已经破败不堪,1958年的时候被政府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城门命名的地名。
通济门是南京13座内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门。它坐北朝南,有3重内瓮城。进门向东北而去是森严的皇宫区,向西南而行则是热闹的秦淮商业区,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
通济门内部结构极其繁复,其形状在中国绝无仅有,一座城楼,两条上城马道和人行道,三座瓮城,四道门垣皆为拱券砌筑,以及若干瓮洞,瓮城周长约690米,立面城宽约90米,均为条石砌筑,比现存最大的瓮城聚宝门(今中华门)还要大。
但是这座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还是在50年代的拆城运动中不可幸免。
1963年底,通济门及瓮城地面建筑被彻底拆除。从此,屹立了近600年的通济门瓮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1963年,通济门城墙最后的石墩被清除。只剩下地名沿用至今。
聚宝门现在叫中华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当然如果通济门还没有拆毁的话,论建筑规模中华门是不及的。
中华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1369至1375年在其扩建而成,那时还叫称聚宝门。1931年的时候,国民政府把聚宝门改为中华门。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在建造聚宝门的时候,每块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这是朝廷为了保证城墙砖的质量所想出的对策,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立马就可以追究责任。
所以中华门在这600多年,即使是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战争的炮火,但它依旧保存完好。
三山门之前不叫三山门,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故才改名为三山门。
三山门是旧日从水路进出南京城的主要通道,面临秦淮河,为水陆两栖城门。后称为水西门。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拆除了三山门瓮城和水西门水城门,1958年又拆除了残存的城门和城墙,1959年三山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古亭都被拆除,仅留水西门的地名,沿用至今。
三山门外有三山桥,也就是觅渡桥,清代康熙年间建造,壕水径此,与城内淮水合。
石成门位于民国时期增辟的汉中门以南,现位于南京汉中门广场内。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石城门又称汉西门,老百姓喜欢称之为旱西门。1997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缮石城门部分瓮城,同时将这一带改造成市民广场,供人游览、休憩,并命名为汉中门广场。所以石城门现在在汉中门广场里面。
其是石城门的历史比明城墙更悠久,据说早在杨吴天祐十二年(915年)建造金陵府城时,位于城西的这座城门已具雏形,那时名为大西门。
经南唐的改扩建,再历时宋元,4个朝代、400余年的“承上启下”,至朱元璋建明城墙时已具规模查阅《南唐江宁府图》、《宋建康府图》和《元集庆路图》,这400余年间只是名称略有改动,大西门演变成了“西门”。
此门以北里许,就是南京著名的石头山(今称清凉山),山上有东周楚国的金陵邑城和“金陵第一帝”孙权在故址上修筑的石头城。登上城门楼,石头城一览无余。明朝统治者寄希望于这座城门能够像当年石头城一样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于是将大西门易名为石城门。
现在,石城门周围的广场上经常有来往不绝的市民。倒也让这个名字变化颇多,坚如磐石的古城门不显寂寞。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
鱼的价格有高有低,并且鱼也遵从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越是难以捕捞到的鱼,越是名贵,很多人对于名贵的鱼都非常地向往,或是吃,或是把它们当作宠物养,知道能满足自己地需求就很满足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名贵地...
图瓦卢传统用餐方式乃保留原始的手抓法,不使用刀餐汤匙等餐具,客人席地而坐,地上铺满林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席子。食物放置于长桌上,取食方式类似西方的buffet,由客人自行取用。土国传统男尊女卑,并重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