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州万州不如玉林州,吃完番薯有芋头。”这是玉林当地一首民谣的头两句,语气中充满了对自己家乡倍感自豪、挚爱有加的赞美。
在农业经济时代,解决吃饭问题确实是头等大事,而土壤肥沃、水源丰足、旱涝少侵的地方,当然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好地方,因为它能种什么能活什么,活什么能收什么。那个地方的人们,就少遭一点饥寒交迫之苦了。
有广西乌克兰之称的玉林,完全当得起这美誉。它地处桂东南,南流江从中间缓缓流过,江水千万年冲积而成的这片盆地,水源丰足,土质肥沃,旱涝不多,就像斯大林称赞的乌克兰一样:你就是把一根拐棍插进土里,到了春天也会长出嫩芽来。因而玉林就一直享有“广西乌克兰”的美誉,并且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八桂大地的重要粮仓,说起这里的优质水稻、香蕉、大蒜、红薯等特产,仍然会令人垂涎不已。清代杨恩寿的《坦园日记》中称赞玉林“其繁华稍逊梧州,实广西中极完善之处”,光绪年间的《郁林州志》也认为:“郁林地多平旷,有山不深,有林不密,虽属边疆,绝无瘴疠之气。”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清一代的康乾盛世,可谓我国农业经济的全盛时期。不愧为千古一帝的大清康熙大帝,除了削三藩、收台湾、战败雅克萨、平定噶尔丹、整饬吏治、延揽人才之外,还十分重视发展农业,采取了禁止圈地、鼓励垦殖、减免税赋等政策,使全国出现了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较快发展、国力比较鼎盛的局面,并且一直延续到乾、嘉两朝,时间长达130多年。据历史学家估算,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GDp,已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强,与现在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仿佛。以广西为例,经过明末清初长时间的战乱杀戮,清初广西人口已锐减至百万以下。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清政府在顺、康、雍、乾四朝,多次宣布蠲免广西全省钱粮和部分减免赋税。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全省人口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增长,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达到723万,百余年间增加了六倍多,耕地面积也增长了23724顷。康乾盛世的这种繁荣与发展,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远逾于以前的历朝历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集大成之势,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奇迹。
这样的奇迹,在大清史籍中确实留下了众多记载。但时至今日,“康乾盛世”离开我们也已有300多年,就今天的玉林而言,我们已很难从地方的史籍中,找到多少关于当年地方社会生活的真切而具体的记录,所幸我们还是可以从当地一些幸存村落的民居中,看到了那个时期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凝重而真切的缩影,那些苔痕斑斑的小巷深处,至今仍飘荡着大清盛世那悠长而浑厚的余响。兴业的庞村,就是其中的代表。
庞村在兴业县城东北郊约1公里处,这里保留有比较完好的清代乡村民居30多座,最早的始建于乾隆年间,全盛于嘉庆一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这些建筑朝向基本为向南偏东,布局整齐严谨,结构大致相类,多以青砖墁地,全村鳞次栉比,连片建筑,气势宏大,以石板铺就的村道小巷纵横相接。屋宇之间,装饰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壁画、木雕、石雕、陶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研究清代桂东南乡村生活和建筑艺术的最好标本。
这些民居,是桂东南常见的一、二、三进房,三至七开间不等,规模根据各户人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而定,最大的“大大房”有200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数百平方米。青砖外皮到顶,内衬泥砖,重檐翘脊歇山顶,显得既沉实又灵动。屋顶下的墙头上绘有那个年代建筑特有的精美裙画,多为珍禽瑞兽、山水花卉。许多装饰图案就地取材,用青砖组合,用瓦片拼接,既简朴廉价,又生动多变。房子中座的正厅上,供奉有祖宗神位,两边有的还有传统的对联,显示了中国人顽强的伦常观念和宗族意识。
这些房子,如果按照人均面积计,显然已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所定小康生活人均居住水平的数倍乃至十数倍。如果按建筑成本估算,那就更是价值不菲了,一幢房子折合现在价钱少说要花数万、多则不下数十万元。这么多的房子,不只属于哪一家哪一户,而是分属于整个村子里每一个家庭。也就是说,那时这里各家各户的经济收入,显然已基本解决温饱而又有相当的余裕,都能承担得起房子的建筑费用。以这样的建筑规模和生活水准来推想,把庞村称之为清代的“小康村”,应该不是过分之誉。只可惜,村中大多建筑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漫长的岁月已经并仍在无情地侵蚀着这份存留了两三百年的民居遗产。
村中规模最大、保存得也比较完好的,当数梁氏宗祠、将军第、大大房等建筑。从梁氏宗祠中的可以得知,庞村民居的始祖为梁标文(字纯庵),据说他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与祖母相依为命,后来到石南街上帮助广东来的一个做蓝靛生意的老板打工,他为人老实,工作勤快,老板很是喜欢,就资助他也开了间同样的店铺,由此逐步发达起来,成为一方首富。他的故事,也再次印证了诚实换来信任、勤劳方可致富的道理。他养育有七子九女,后来陆续都在周边建起了自己的房子,组成了庞村的基本单元。
将军第为梁标文的第七子梁际昌所建,梁际昌的二儿子梁毓馨以军功晋升武功将军,他为此建了这座大宅,全宅有三进两天井,其中不乏画栋雕梁和富丽装饰。为了预防不测,每房还暗设阁楼,相互联通,精心设计了暗藏门闩,外人很难打开,显示了主人防患于未然的匠心。
没有或者少有天灾人祸,是时代经济繁荣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中社会稳定绝对是个决定性的因素。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尽管堪称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农民运动,但在这场起义者和统治者反复绞杀的“人祸”之中,社会经济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据周源和的《清代人口研究》统计,仅广西一省,人口就从起义前1850年的782万,锐减至1856年的516万。也就是说,这15年的战乱,导致了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非命的严重后果。
在这场令许多城池村落顿成废墟的巨大政治风暴中,玉林州城尽管受到了起义军的多次围攻,坚固的州城却成功地保存了万千州民的身家性命。地处兴业的庞村,也是历史的幸存者,只是这片旧居毕竟有点残旧了,并没有什么太宏伟的楼宇让人惊叹,也没有什么旖旎的景观让人流连,从游客观赏角度看,庞村民居显然要比那些曾经财大气粗、迄今还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晋商民居或徽商民居逊色许多,但它却是桂南人身边的活着的历史学、民俗学和建筑学上的标本。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