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俗称“君子垌”)有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其中邓家围屋占60%。恢弘典雅的邓家围既有广式建筑特征,又具西欧风格,中西合璧,突显围屋主人曾经的尊荣华贵,极具传奇色彩,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人口逾千的邓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盛世。据邓氏族谱记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邓氏“龙凤朝阳”(文龙、文凤、文朝、文阳)四兄弟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从广东龙川县登云镇石福村迁来广西贵县怀北二里上垌村开基立业,随即在犁头岭东南面兴建邓氏祠堂。
祠堂为二进五开间砖木结构,石灰筑栋,但与众不同的是,上厅与两侧正间只有砖柱,没有隔墙,也没有厢房,是四面厅结构,祠堂显得格外宽敞明亮。据称这样可以容纳众多的族人祭祖聚会和接待宾客,又可在祠堂开设族塾,教育子孙。四厅中间是一口长方形天井,赭黄石底,古色古香,至今完整无损。左右厅三面均有青砖拱门与正间、水门、横屋相通,和祠堂祖屋成为一体。
墙上壁画古朴秀美,飘逸雅致。祠堂大门陈旧的门扇和两只平稳光滑的麻石门墩铭记着祠堂的沧桑岁月。堂前四根方柱引人注目,堂下五级台阶外是空地、池塘。从建筑结构看,已有220多年历史的邓家祠个性鲜明,气派非凡,具有浓厚的广式建筑的独特风格,是目前贵港市少有的保存尚好的古祠。
邓家祠大门两旁的堂联是“南阳世泽,东汉家声”, 邓氏堂号为“高密第”。世居河南南阳的邓姓在东汉时扬名天下,四十七世祖、“东汉开国第一人”邓禹被封为高密候,故而有此堂联和堂号。二千年来,邓氏的宗功祖德一直激励着后裔崇文重教,努力进取,耕读传家,技艺立业。
目前,君子垌邓氏宗亲会正动员族人集资,在“修旧如旧,维持原貌”的前提下,对老祠堂进行修缮,拓宽内部空间和堂前空地,建立文化室,陈列邓氏族史资料,以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优良遗风,爱国爱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努力。作为清代文化遗产的邓家祠将得到妥善保护。
在邓氏四兄弟的族人中,邓文阳的子孙靠饲养母鸭起家,逐步富裕起来,广置田产,育子成才。咸丰四年(1854年),附贡生邓逢元(人称邓贡爷)从邓家祠搬出,在上垌村中段心腹地带建筑贵县第一座客家围屋——段心围。围屋坐南向北,二进五开间结构,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围屋前面空地外是月牙形池塘,用围墙隔开;后面是二层楼客厅;东西两侧各有二列横屋,与四角四楼组成方城。
这种方形围屋比福建、江西的园楼更显得靓丽而富于时代特色。围屋四周是用石灰和沙土石块夯实的围墙或重墙,正屋前面东西两侧各开一门。东门较窄,平时不开,外有壕沟护城;西门较宽,为家人出入门户。门设三层:弄子、门扉和拖弄,均装有暗锁。塘边围墙有四口炮眼,一字摆开,四面围墙楼角则布满枪眼。关上两口大门,整座围屋俨然就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段心围是君子垌最具传奇色彩的客家围屋。据光绪版《贵县志》记载,咸丰八年(1858年),一批艇匪前来“攻劫本里村乡,附近村民均扶老携幼,运资重逃避入围。匪逼围,下窥。形势巩固,布置周密,遂解围去”。正当匪徒离村时,段心围向他们打了一炮。猛烈的炮火夹着铁砂、铁链射向匪群,吓得匪徒魂飞魄散,狼狈逃窜。邓逢元因助剿立功,加五品衔翎。此后,段心围吓退艇匪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1970年夏天,段心生产队的社员在围屋西门外草堆下掘出一门乌黑有光泽、重达1500公斤的土炮(客家人称之为大生狗”),消息传开,许多村民争相前来观看,惊叹不已。可惜,这门具有文物价值的古炮后来被当作废铁卖给了木格供销社。
段心围还是贵县享有盛名的清兰小学的原校址。清朝末年,在“废旧学、兴新学”的潮流下,君子垌教育也与时俱进,继云龙小学和强南学校之后,邓氏族人在段心围西南角的空置房子开办清兰小学堂,聘请邓俊贤任校长。学校设初、高级班各二班,招收邓家和附近村民的子弟入学,收费一视同仁,教师工资则由邓家蒸尝(宗族公用资金)发给,甚得村民称赞。
清兰小学除国文算术外,还开设英语、物理、体育、图音课。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许多外地家长也慕名而来,把子弟送到清兰小学就读。琅琅书声,为段心围增辉生色。围屋开办学校,使广大村民都得实惠。后来由于学生不断增加,校舍不够,曾任过贵县县长的邓东屏与族人商量,决定用清兰公蒸尝在村东北的窑墩买地另建新校。
1927年,一所新型美丽的完全小学——私立清兰小学在窑墩建成招生,学校共有四座教学和宿舍楼,还有花园、操场。操场左边种有一棵榕树,榕树下面是一条小溪,溪上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环境幽静优美。学校设1至6年级,5、6年级学生住校学习。1932年和1934年,私立清兰小学相继改为区立清兰小学和县立清兰小学,后又改为贵县君子乡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也就是今天的云垌小学。可以说,君子垌教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人才辈出,段心围功不可没。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