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
第一:印度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
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
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
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
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袈裟”虽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颜色如何,却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我们且把其中的基本的、主要的说法,介绍于下:
四分律第十六说:有三种坏色:或青、或黑、或木兰色,可随意染。十诵律第十五说:或青、或泥、或茜,三种坏色。
另据五分律第九、摩诃僧只律第十八、毗尼母经第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八、有部毗奈耶第三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九等典籍,也都说是三种坏色。三种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兰色(或作“茜色、栈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这三种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谓“坏色”,有一种解释说:“青、黑、木兰”皆属“坏色”。比丘着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黑、木兰”混浊一起,才能算是“坏色”。更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坏色”。——如法藏大师梵纲经菩萨戒本疏说:““袈裟”此云“不正色”。谓将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为“坏色””。
另据毗尼母经第八说:“诸比丘衣色脱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五者乾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树皮、九者施设婆树皮、十者种种杂和之色”。
关于“袈裟”的颜色问题,还有一些阐述,不过一时无法作更多的介绍了。总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于“毁其形好,僧俗有别”。如梵纲经卷下说:“无论在何国土,比丘服饰,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
裁制“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体”或“衣材”。关于这一项,佛制也有一些规定。据善见律毗婆沙第十四所举示的。有“驱磨、古贝、句奈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材料。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所举示的,有“劫贝、刍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种材料。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所举示的,有“钦婆罗、劫贝、刍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第七种材料。更据四分律第三十九所举示的,有“拘舍、劫贝、钦跋罗、刍摩、叉摩、舍□、麻、翅夷罗、拘摄罗、嚫罗钵尼”等十种材料。
另外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及四分律第三十九曾经提到过“粪扫衣”之名,这种衣服,在阿含部藏经说:它是从旷野间拾取包里尸体用过的布块,或是其他破旧布缕,洗净之后缝合而成的。
“袈裟”的种类,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现在把它们分别介绍于下: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着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国式的裤袄,并未着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三衣”的缝制方法,据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说:如果衣料细薄,也可以用两层三层四层合并缝制。
原始的“袈裟”,本来是没有装配“衣钩”的。据四分律第四十说:“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俗人家),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由于这一因缘,佛才听许诸比丘们,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钮,以便系牢袈裟。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如意”形的“衣钩、衣环”。
“三衣”的穿着,必须绕身三匝。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随穿一件、两件、三件。如果夜里太冷,也可以把“大衣”盖在身上。又五分律说:“佛言:若出村入村,若出村入村,若草木钩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或日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着袈裟。若衣易坏,听颠倒着衣,上下安钩纽”。
“三衣”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金襕袈裟”或“金缕衣”的;这种“袈裟”实际上就是“大衣”的一种。不过它的质料珍贵,是用金缕织成的。这种“金缕衣”的来历,说法不一。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引中阿含经说:“金缕衣”是佛的姨母摩诃波暗波提夫人,献给佛的“袈裟”。另据菩萨璎珞经说:“金缕衣”是用天人福盖献给佛八万四千金缕,所织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绍的种种“袈裟”,都是出家僧尼们所著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缦衣”的“法衣”。这种“法衣”,是用大块整幅布料制成,它是给出家还未受戒的“沙弥(尼)”,和受过“在家戒”的男女居士们着用的。因为他们都还没有受过出家“大戒”,不堪“为世福田”。所以他们着用的“缦衣”,不能裁缝“田相”。又沙弥辈不谙割截制衣法,所以且著“缦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脱袈裟)、捧持、折叠,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时还得诵持“偈、咒”。这些仪轨,在佛教仪式须知第三章(搭持衣具仪式)里,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多叙述了。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关于“袈裟”的傅统规则。佛教东来以后,由于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变迁,“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经有些破坏!现在的“袈裟”:幅面已经缩小,质料日越浮华;着用时也只是绕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后还须要向大家提示的一点,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不怪清主顺治皇帝赞欢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穿着袈裟有何殊胜之处呢?
让我们翻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一起来感受一下:
“出家菩萨即不如是,随其所得不嫌粗恶,但怀惭愧以充法衣,得十胜利:
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三者示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