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帮村位于井陉县南部山区25公里,有通往南障城镇乡级公路一条,交通便捷。全村在册人口623人,225户,实际在村居住人口385人,136户。村域面积50万平方米,有王、吕、杜、仇四大姓氏。
据史料记载,秦汉前朝就有人居,由白、米、陈氏等立庄,汉朝中期拓荒垦农,为避战乱,吕、王、杜氏迁此。之后,仇氏相继迁此,至今2000余年历史。
大王帮村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因地理位置偏僻,发展缓慢,生产生活方式仍保持古老的传统模式。耕地为山岗沟洼小型梯田地块,农业生产靠天吃饭,靠驴耕耠、点播、种播、人扛驴驮收获庄稼、推碾拉磨都是用驴。在古代“驴”是村民主要生产生活工具。农田生产管理基本上以木犁耕,种式种,蒿锄锄,大锄搂。
大王帮村至今存有石、土、木结构瓦房古宅院80余处、红石头砌筑石头院落18处。千年古柏4棵,千年黄莲树、梁子树数百棵。百年柿子树数千棵,核桃树、红枣树、黑枣树数千棵。还有漆树等稀有树种若干。古庙、古井、石臼、石碾、石磨、小石黄磨、古山洞、古戏装、古山寨、古扇车、古碌碡等古用具遗存,保存完好。
大王帮村,东高西低,四面环山,唯一向西一条通往南障城镇的公路。形成“三沟,四街,八面坡”的形状。“西阁东阁隔一里,南街北街两分离”。
东、南、北沟常年溪水常流,汇集村中向西而流。青山连绵,绿水潺潺,犹如江南小镇,风景十分迷人。村外层层梯田环绕,村东巍巍罗垴山,顶天立地,犹如一对雄狮南北对峙,镇守山关,条条脊岭,由高而下,蜿蜒起伏,又似九龙起舞,栩栩如生,二龙吸蛛、凤凰展翅之山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大王帮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的勤恳农耕和老祖辈留下的几百亩土地和经济树种生产生活,尤其是千余棵柿子树,俗话说“一进王莽沟,柿子碰破头”,大王帮村的柿子树多远近闻名。近年来栽植嫁接数百棵,对树种进行改良,比过去果实收成增加了很多。柿子可旋柿桃,捏柿饼,晾干后可以磨成柿子面食用,粮食困难时期柿子面可以替代存肌。帮助老百姓度过灾年。
柿桃、柿饼含糖量极高,品质很好。销至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柿子树是大王帮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大王帮村特产黄连籽油,梁子树油,据说华北地区唯一特产,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村中现有百年以上的黄连树和梁子树数千棵,过去村民吃油靠黄连树、梁子树,是当地村民生活生存的依赖。古村落、古宅院、古阁、古树历经岁月沧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之久无人居,部分年久失修,亟需投入人力物力加快整修保护。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路经此沟。此沟到中部形成两个叉口,刘秀跑到右边沟里掩避,故得名“掩驾沟”。王莽追到左边沟的村里因此得名“王莽”。随着时代变迁逐步形成了三个自然村落——王莽、掩驾沟、前头庄。三个村相差二三华里,故称“三王莽”。此沟当地庄民称“王莽沟”。前头庄在前叉口处.王莽在里,庄大人口多,故得名“大王莽”,因讳“莽”字,明代改为“大王帮村”。
大王帮虽村庄不大,但历史悠久,美丽传说甚多,在清末曾出了两个奇人,又称保国大将。兄弟两人,姓陈,人称大虎头、二虎头。此兄弟俩,十几岁就身高二丈,膀乍三尺,顿食斗米、斗面干饭,力大无比,武艺高强。拔树而起,常玩碌碡于手掌之中。居住在东街陈家巷,现在杜富成家。相传王莽村吕家出真龙天子,北孤台窦家出皇后娘娘,大虎头、二虎头为保驾大将。吕家真龙天子出生后夭折,窦家没有出生,大虎头、二虎头兄弟俩早生几年,因为皇帝皇后没有成事,兄弟俩空怀一身武艺,无人使用,而且他们食量又大,不到二十岁就贫困饥饿而死。坟墓在南坡陈家坟,解放后村民曾修地刨出尸骨小腿骨有一余米长。
村北离村半里“檀树沟”,山高沟深、狭窄难望、层峦叠嶂。相传隋朝末年,窦建德随带三皇姑为寻找栖身之地,游遍千山万水,湖泊山川来到在此地,准备在此修行,做法让山长高,不料被放羊人发现,大声高喊“山长了山长了”,晚上又听到庄民哭笑戏闹,觉得此处离村太近,鸡犬不宁,不是理想的修行之地,三皇姑心里非常烦恼,坐在大孤石上落下伤心的泪水。到现在大孤石上有泪水滴打的痕迹。故称“仙人遗迹”。第二天跨虎南行至苍岩山栖身修行。
一九四一年初春,日寇对八路军井陉县路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我八路军根据地受到严重损失。9月28日,日、伪军对大王帮村进行了疯狂扫荡,并且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一个只有几十户的山庄,竟被残忍杀害15口人。其中有老人、妇女还有儿童。被俘数十人。粮食物品,牲畜家禽全部抢光,庄民房屋全部烧毁。基本造成了无人区。
1946年10月10日,井陉县路南县政府由由胡家滩迁住大王帮,村落现保留县长胡希德办公旧址,东街吕昌庭家两间石、木结构小平房屋办公。县委县政府办公旧址,武装部办公旧址,妇女救国委员会办公旧址,财政局办公旧址等革命遗址。县委县政府在此开展轰轰烈烈的路南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和反封建运动工作。
1947年6月,路南县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迁至梅庄村。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