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那么,问题来了,他笔下所写的老僧夜半真的是误鸣钟吗?
如果对佛学有研究的人,一定会知道,词中所说的鸣钟,所鸣的是幽冥钟。那什么是幽冥钟呢?
根据《付法藏因缘传》中记载:
罽(jì)腻吒王因为好战,劳民伤财,所以最后暴毙身亡。在他身亡之后,变成了一尾千头鱼,头上有剑轮旋转,不断地砍下它的头,而它的头被砍下之后,又会复生,然后再度被砍,如此辗转不休,受苦无量。
当时,僧团里面有一位阿罗汉当维那。
化成千头鱼的罽腻吒王就哀求这位罗汉说道:“在我头上这旋转不休的剑轮,只有在您敲击犍椎的时候才会稍稍停止,让我在无尽的痛苦之中得到片刻的休息。愿您慈悲,让犍椎的声音延长一些,让我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
阿罗汉见到他的惨状,心生恻隐,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而寺中因为这一因缘,所以就保留下了长打犍椎的传统。
而这里所说的犍椎,中译为钟。这就是幽冥钟的由来。
(仁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曾说:“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但在《增一阿含经》中并没有找到原文,所以没有引用此说。)
而在《敕修清规·钟》中曾经说道:“大钟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鸣钟行者想念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可见,夜半所敲的,是为了让恶道受苦众生能得到暂时止息的幽冥钟。
关于幽冥钟,在《续高僧传》中还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隋朝时,有一位智兴法师,他住在禅定寺中。他常常读诵经文,可谓是经不离口。在大业五年的冬天,他担任寺中的维那之职,按时敲钟,勤谨无缺。
寺中有位僧人的兄长从军而亡,而家中并不知道他身亡的消息。
后来,他的妻子梦见自己的丈夫托梦说:“我已经病死在路上,生在地狱之中,受苦无量。谁知道今日有幸,听闻了智兴师父夜半所敲响的钟声,在地狱中和我一同受苦的众生,瞬间都得到了解脱。我现在终于脱离了地狱之苦,可以投生在善处,所以想要报答智兴师父的救度之恩。你帮我准备十匹绢供养智兴师父,并且将我的感激之情一并转达于他。”
他的妻子从梦中惊醒,觉得这个梦很是奇怪,于是将这个梦告诉了其他人,其他人纷纷表示此事不可信。
后来,在晚上,她又做了一模一样的梦。
过了十来天,她丈夫的死讯传来,和她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她这才相信是真的。于是,她就按照丈夫梦中所说,拿了十匹绢供养智兴法师。
智兴法师很是谦虚,自称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就将十匹绢供养了大众师父。
有人很是好奇,私底下偷偷问智兴法师:“为什么师父你鸣钟,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感应呢?”
智兴法师谦虚地说道:“我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见到《付法藏因缘传》中罽腻吒王剑轮停歇的事情,和经中所说敲钟的功德。所以,就抱持着利益众生的心,努力去行持。
每年冬天,当我登上钟楼的时候寒风凛冽,宛如刮骨的钢刀,刮得皮肉生疼。平常钟楼上会用皮袖来执钟槌,但是,我为了能够体会恶道众生的苦难,所以刻意赤手抓着钟槌敲钟,哪怕是在严寒之中,皮肉裂开,手掌流血,然后凝结成冰,也没有丝毫退缩懈怠。
在我开始敲钟之前,我在心中祈愿诸佛菩萨和我一同在此道场之中,然后再敲钟三下。而在开始敲幽冥钟之前,我心中发愿:愿恶趣中的众生,听到这钟声可以一时之间都脱离苦难。
我平时就是这么敲钟的,我自揣心意微薄,又怎么可能得到殊胜的感应呢?”
链接
印光大师:击幽冥钟的由来(文白对照)
译文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用声音来做佛事的。丛林法器之中,唯独大钟推为第一。因为它振聋发聩,使得天上、人间都能够听到而有所觉悟,它还可以通达、传扬于三恶道中的幽冥界,可以作为三途恶道中的救助。《增一阿含经》说:“如果在打钟的时候,愿一切恶道受苦的众生,各种苦难都能够停止。如果听到钟声,以及佛的经咒,就能够消除五百亿劫生死的重罪。”因此,《付法藏传》中,罽腻吒王,因为大肆杀害的原因,死后堕落成为千头鱼,有剑轮围绕着它的身体而转动,随即把他砍死又随即而活了过来。后来为他超度的法会,有一个得道的罗汉做为法会中的维那师,每天定时敲钟,他听到钟声后,剑轮便停在空中,不能为害他。因此,他派遣信使告诉阳世,让长时敲钟,过了七天后,受苦就停息了。
还有,《翻译名义集》一书中说:南唐上元县的一个乡民突然死去,三天后复苏,说死后到了阴间,见到先皇帝被阴间严刑拷打的相当残酷。先皇帝对他说:“我当初听信宋齐民的谗言,错杀了和州投降的一千余人,被这些怨魂在阴间告我,所以囚禁在此受苦。如果能够听到丛林大钟的声音,就能够暂时停止痛苦。你回去后,告诉后来的继承者,为我造一口大钟,常常敲打。如果他不信,用我藏在瓦棺寺佛藏左膝中的玉天王作为证据,这件事没有人知道。”乡民具实呈告当时的皇帝,验证属实后,于是皇帝造了一口钟在清凉寺常常敲打。上面携刻的文字是:“超荐烈祖孝高皇帝,早日脱离幽冥出苦厄。”这个就是打幽冥钟典故的由来。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丛林法器,唯大钟为第一。以其发聩振聋,启人天之耳目,通幽彻显,实恶趣之救援。《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故《付法藏传》中,罽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堕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罗汉为僧维那,依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因遣信令长打,过七日已,受苦即息。又《翻译名义集》云:南唐上元县一民暴死,三日复苏,云死至阴间,见先主缧械甚严。曰:“吾为宋齐民所误,杀和州降者千余人,怨诉囚此。凡闻钟声,得暂息苦。汝还,语嗣君,为吾造一钟,长时击之。彼若不信,以吾藏玉天王像于瓦棺寺佛左膝,人无知者,以此为验。”民具告,验实,遂造一钟于清凉寺,镌其文曰:“荐烈祖孝高皇帝,脱幽出厄。”此击幽冥钟之所由来也。——《文钞》之《南京三汊河法云寺募铸幽冥大钟疏》印光大师著述佛弟子敬译。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