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旧名长乐县,民国初改现名。说起五华,人们总会用“五华阿哥硬打硬”的来形容五华人。“硬打硬”体现了五华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五华人“为人以正、为事以敬、为国以忠”的精神。那“五华阿哥硬打硬”是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
其实,“五华阿哥硬打硬”,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这与历史悠久的五华石业传统深刻关联,与“石匠之乡”的环境密切相关。传统石业在客家话中叫“打石头”,“打石头”有两层含义:一是开采石头,二是在石头上雕刻和把石头制作成实物。打石头就是用坚硬的工具对付坚硬的石头,久而久之这也象征五华人的性格——“硬打硬”。
五华由于石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靠打石为生,石匠众多,建筑、雕刻工艺名闻海内外,是中国著名的“石匠之乡”。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石资源丰富,石业历史悠久,石匠众多……在古代,五华就较多地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嘉靖起,就有用石建桥和打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
用石块架造桥梁是五华石匠的拿手技艺。资料记载,早在450多年前,五华转水就有黄龙石桥,“以木为之,嘉靖十六年(1537年)易以石。”现在还保存的华城董源石桥,亦有400多年历史。
1958年,五华县政府组织石工到北京玉带河建筑了一座3米长、2米宽的拱式清水桥,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此后,五华石工建桥队伍转战祖国各地,先后建筑了北江流溪河大石桥、从化神岗大石桥等。最能代表五华石工建桥技艺的为位于琴江下游水寨镇的水寨大桥。该桥于1959年11月动工,1961年2月建成,历时仅一年多。全桥四个大拱,长236.2米,宽6.6米。整座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和一条钢筋,桥柱、桥面、栏板、台阶、桥头堡,全部用花岗岩砌筑而成。桥的装饰古朴美观,桥东放置两尊威武雄壮的大石狮,桥西设浮雕龙柱两条,桥两面栏板刻龙凤花纹图案,无不活灵活现。为了减轻桥的自重,连两边竖立的36根石电灯柱也打成空心的。整座桥共用去不同规格石料 13556立方米,从开采、修琢至安装,均由本县石匠独力完成。有一位精通桥梁建筑、对赵州桥颇有研究的专家说,水寨大桥长为赵州桥的5倍,建筑难度比赵州桥大得多,“五华不愧是石匠之乡,李春辈出”。
解放前,五华石匠挟技谋生,穿州过府,过香港,走“南洋”,广东、香港、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内外不少城镇、乡村都有他们开设的石铺,许多精美的石雕和雄伟的建筑都凝结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据统计,五华在外侨胞中,60%是石匠出身。据资料记载,香港初建时期,凿山开道,兴筑海堤,需要大量石匠。当时,广东石匠分肇庆派与嘉应州派,肇庆派以善雕端砚和碑碣闻名,嘉应州派以善打花岗石柱础著称。故其时来港石匠以嘉应州五华人居多,百年以来,不下数万人。今日香港,西自荷利活道西头,经西营盘以至石塘咀、薄扶林等处,东自大道东经跑马地、铜锣湾、大坑、北角以至筲箕湾等地,皆为五华石匠来港打石之地。西营盘、薄扶林、大坑、筲箕湾等地亦因石匠所居而成村落。
据罗香林教授《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迹及其与香港建设之关系》记载:“综观港九之伟大建筑,或外表全部以光面石砌成,或柱础拱门与石柱石栏杆等尤变化多而美观,成为一种风格,而石砌之海堤与穿山道路工程亦伟,此盖以港九之地理环境使然,而客家石工石匠,遂得尽其劳力,发挥其在香港建筑之功能。”这些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为五华人。在为香港建设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不少五华石匠也成为曾在香港名噪一时的建筑巨商,“亚洲球王”李惠堂的父亲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浩如1873年到香港,他技艺超群,由打石而致富,上世纪20年代曾任广东省石业会馆和香港石业会馆会长,有“石行伟人”、“石状元”之称。矗立在香港中环的汇丰银行大厦是一座石砖砌成的高楼,就是由李浩如和魏标记共同承办兴建的。
建国后,五华石匠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甚至出国,在各地建设中大显身手,赢得了崇高的赞誉。如五华石工队于1958年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受到国务院的奖励;于1964年支援越南兴建了全长80多米的哥龙河拱式大石桥等。
近年来,仍活跃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韶关、佛山、肇庆及海南、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等地的五华石工,不下3万人。五华石匠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建筑力作和石雕珍品广布海内外。除桥梁外,较大规模的建筑有广州石室,深圳白芒海关石屋,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为前联邦德国建筑的花岗岩石室等。位于广州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像石雕,越秀山五羊石雕,白云山能仁寺虎跑泉石卧虎,向秀丽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雕像,南越王墓门前石雕群,珠海滨江公园珠海渔女雕像,佛山城雕等较著名的石雕珍品,均为五华石匠的代表作。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