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无论是一年伊始春草才生之时,还是枫叶既落白雪纷飞时候,弘一大师的这首《送别》都会让人想到自己与家乡、与亲朋的一次次离别。“长亭”也成了文人墨客抒写送别的经典意象。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最早的亭应该是出现在东周时期,亭最初的意思是供人停下集合的地方。中国最著名的一幅书法作品,就与亭有关——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永和九年,在会稽山阴之兰亭。暮春之初,草长莺飞时候,群贤应和而来,所见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斯人斯事,此情此景,加以三杯两盏美酒,《兰亭集序》遂成千古绝唱。
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是李白的轻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是柳永的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长亭”遂成为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然而,在列车呼啸而过,飞机腾空而起,高速公路处处皆是的时代里,昔日的长亭短亭,已渐成一个个矗立在山野之间的句号,或异化为景区里吸引游人的感叹号。
古代官府也曾经将亭当做是布恩施威的场所。昔日石城县衙门“头门外左房曰‘申明亭’,以辨争讼,有恶者兼以瘅,明初制犹有警及官邪。右房曰‘旌善亭’,以劝风化,有善者咸以彰。”“以先师庙立启圣公祠,祀孔子父叔梁纥。建敬一亭,书御制‘敬一’,箴于其间。文庙后为‘崇圣祠’,祠之左前为‘上谕亭’。”只是随着王朝的远去,很多这类官用的堂皇建筑也早就走进了黄土之中,不见一丝痕迹。
而在客家人聚居的赣南石城,只要有村落,就有亭;只要有道路,就有亭;只要有需要,就有人建亭。从明到清,从民国到现代,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长亭,比比皆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依然和秦汉时期差不多。只不过彼时的亭属于军事用途,设有刘邦这样的亭长,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而石城的亭多建在交通要道和村落的交界地,是人们出行驻足避风躲雨、歇脚休息的地方,也是至亲好友、爱者情人分别相送之处。
与那些建在风景名胜中的赫赫名亭不同,石城是全客县,位于武夷山麓赣江源头,交通不畅,故客家人将修桥、开路、建亭视为行善积德之要事,对建造修缮长亭极为重视。亭内多有茶水施舍,故长亭又为茶亭。据我所知,清顺治年间编写的《石城县志》就载有“山际亭,在石中里窖镜岭,耆民尹志仁建。小说亭,在长上里棋盘岭,丹溪李自修建。紫云亭,在长上里苦竹岭,崇祯癸末年,古田孔世贤建……”。乾隆十年(1745年)版《石城县志》中也看到很多客家人重视建亭的记载,如“义士”一章中说:“国朝陈福宾……慷慨好施与……三建石亭于要路,赡租烹茗,行人称便”,“张立本,修桥建亭,至老不倦”,“张立奋,平时之日,更多造桥亭”,“熊承元 ……渡邮亭,多独立施赡。济贫赈乏,即过客亦必周之。故称其孝与义者,不但一邑云”,“孔兴茂 ……事公役,桥亭道路,捐助弗吝。厥惠在人,而人生感”……不算一些遗漏未载的明代凉亭和后来建造的亭子,仅该书中提到的义士捐建的茶亭就有50余座。后三十余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编修的《石城县志》中所记载的茶亭,则有近80座。到道光四年(1824年),更是达到近百座。虽然限于篇幅,志书中的记载只能选取代表,但也可以看出客家石城人对于建亭的热心,以及古亭在石城分布之广。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茶亭中的相当一部分,至今仍矗立在石城大地上。
亭的构造大同小异,造型质朴、厚重,大多数都是方形的木作结构或者木石结合体,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座缩微而开门版的赣南客家方围。亭顶是一例的青灰色瓦片,门是敞口的任行人自如进出。沿着亭内墙根,垒有膝高的坐台:两条木长凳或是石长凳,供路人歇脚。亭梁上是时代的印记,建于帝国时代的长亭,其梁上多半有建亭首士从善者姓名和“帝道永昌”的字样。不过,也有奇特的——建于同治年间的大由协济亭,其梁上非但不见对帝国永固的祈祷,甚至也没有建亭者名号,取而代之的,居然是木匠司户(师傅)、石匠司户和泥瓦匠司户的名字。当然,亭既为公用,也就会有公家和公共的痕迹,比如各个时代的标语,“我家有个叫夜郎”之类的祷文,或者是“于邑银坑某某从此过,生意平平”之类的涂鸦式留言板。
石城的亭子中,最有特色是杨村坊式亭,合茶亭和牌坊为一体。矗立在206国道边。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5年)。其南北两端是两座牌坊,牌坊的拱门也是长亭的大门。整座坊式亭以麻石砌成,枋额为红石镶嵌,写有“圣旨”、“贞节”、“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孺人坊”等字样。牌坊上遍饰石刻浮雕,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等戏曲画面,庄严的牌坊与这些民间故事,让人在敬凛之中又生出丝丝的暖意来。在苏区时期,这里还是红军医院的临时包扎所。小小一亭,不但有了教化的功能,有了庇荫行人的作用,还成了救死扶伤的场所。
上柏村的永宁桥亭也与众不同,桥亭集桥梁、亭阁、庙宇、戏台于一体。永宁桥亭建于村口,桥身为麻石砌成,廊与阁为木作结构。廊外挑出檐板以遮风挡雨,桥上设有木靠栏,供行人歇息。桥边的关帝庙是村子的守护神,每年关帝生日,当地还会在廊阁中演戏。戏本是演给神看的,但快乐的还有四方涌来的千百虔诚信士与观光客。
从外形看,位于石城广昌交界处的古岭亭和石城宁化交界处鸡公岽的江福亭也极富特色。与遍布石城大地上的方形茶亭不同,这是两座桥拱形亭。桥拱形的石亭上面是郁郁葱葱的植被,不用担心瓦片老化、木料朽烂,存续的寿命自然也就远远超过一般的凉亭。在远离村庄的高山之巅,竟然兀立着这种明显更耗钱的桥拱形状茶亭,不能不让观者目瞪口呆。亭里都有碑记,记载着建亭的缘由、赞助者名字等,让数百年后的我们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刻在石头上的名字,终究比民间流传的要久远,或许,这就是历史吧。
古岭亭很奇怪的不见于清代的任何一部县志,但是幸好上面有碑刻。捐资人后面是“万古长春”四个大字,其后是书碑人和刻工的名字,落款时间则是“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岁秋七月吉旦”。原来这座茶亭建造于1618年,距离现在已经400年了。那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只剩下一部,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一半以上……明朝政权在走向衰亡,而在民间,热心肠的客家人正在建造属于他们的功德。
石城的长亭形态多样,但有一样是一致的——到了夏天,总有人每天无偿地烧一缸茶水放在亭子里供路人止渴解乏,这也是为什么长亭也是茶亭的缘故。在客家地区,长亭的作用,终究还是帮助旅人。长亭是客家人传统上珍视孝道、热情好客以及乐善好施的外在体现。长亭施茶时间一般为立夏日至立秋日。一般来说,建亭者也是长亭施茶者,而且,往往是建亭的家族代代相传不间断地为一个长亭施茶。不过,长亭里的“茶”并不是当今茶馆里的铁观音、普洱或者大红袍之类,而是本地田头山间出产的解暑的药草,或是六月雪,或是鱼腥草,或是金银花,或是夏枯草,也可能是茵陈,种种不一。茶水微苦,但利于消暑解渴、清热利尿、解毒散郁。装茶水的,多是陶瓷大缸或大木桶,几个长把竹筒或者粗瓷碗就是喝茶的茶杯了。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